1 / 14
文档名称:

新课程有效教学案例之.doc

格式:doc   大小:5,04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课程有效教学案例之.doc

上传人:才艺人生 2022/4/3 文件大小:4.9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课程有效教学案例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课程有效教学案例之
新课程有效教学案例之**
二寸照片
(要带领带或领结的标准照片,不要随意找一张)
教 学 案 例
学校名称:颐和实验学校
课程名称;毛主席在花山让碾米、送茶法
归纳法
欣赏法
目标明确法
体验法
10、小组合作解决法
11、指导法
12、练习法
13、表演法
14、归纳法
15、发散思维法




1、《东方红》、毛主席不同时期的相片、主席简介《七律。长征》、《沁圆春。雪》、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四字口诀、导读单、小组问题生成单4张。
2、《大决战》影片片段、实物:茶杯、茶叶、半桶水、勺子、茶杯、茶叶、碾子、簸箕、笤帚等图片、问题训练单、毛巾、军帽、桌子、椅子、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教 学 过 程 设
程序
(要素)
时间
创设情景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创设情景,出现目标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预习评价、保障质量
4分钟
6分钟
5分钟
播放各个时期毛主席光辉形象的图片,(战争时期、建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领导全国人民英勇奋战的丰功伟绩)。及我国各民族歌颂伟人的歌曲。
定时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
小组互相合作互相评价
1、我们展示了毛主席在不同时期的画像,及毛主席亲笔写的诗词。聆听了各民族对主席的歌颂!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每到一处都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故事,那么他在花山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故事?让我们一起学在花山》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1)学习12个生字词“碾子、簸箕、俺、吱、筒、炊、沏、旮旯、舀、笤。”2)了解毛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感受毛主席平易近人,关心人民群众的美好品质。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1、自由读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2、及时进行点评。
小组互评阅读次数并填写阅读章上的内容。
指导小组评价并统计小组阅读的次数。
采用(背诵2、3自然段、概括文章大意、简单介绍文章的故事情节。)检查学生读书质量
让学生了解主席的感人事迹
带有目的的学习。
通过反复阅读产生问题
四、合作探究、生成问题
五、小组评价、提炼问题
六、体验内容,再度品味
第二课时
一、情景创设,目确明确
二、自主合作,品味文本
三、重点问题,科学指导
18分钟
3分钟
4分钟
4分钟
10分钟
3分钟
引导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途径,明确目标,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完成组内提出的问题。并完成问题导读单。
将较难的问题提炼成有价值的问题
读中感悟
通过欣赏《大决战》中毛主席在西柏坡推碾子片段,感受毛主席平凡伟大
指引学生有目标的学习
亲身感受“舀”、“沏茶”、“笤帚”进一步理解词语。实物“碾子、簸箕”的直观了解这些不常见的词,让问题简单化。
教师引导解决
指导各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
通过查找资料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共同完成导读单上的问题。
评价各小组导读问题完成的情况,给予及时表扬,激励小组合作的意识。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引导学生根据归纳的问题再次品读。
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欣赏《大决战》片段
目标明确
重点品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关心普通群众的情怀。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表现人物的方法。
整合学生“生成单”上的问题。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品读全文
带领学生体验词语(舀、沏茶、碾子、簸箕、笤帚)
指引小组共同解决问题
解决个人疑难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发挥小组作用完成导读单上的问题。
学生提炼有价值的问题,学会把握重点。
目标学习方向感强。
通过动手,动脑掌握理解那些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