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市防汛抗洪救灾复产工作汇报
一、洪涝灾害基本情况
(一)雨情从5月底以来,我市连续遭受强降雨的袭击,这次强降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破坏力强、受灾面广。主要有3次明显降雨过程:一是5月28日8时至29日8时,我市北部普降的主要负责人到各县、区和灾区第一线察看灾情和指导救灾工作,连夜又赶回市三防指挥中心召开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防御暴雨工作紧急会议,对防御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6月10日到13日,市水利局、三防办组织5个防汛工作组由局领导带队到各县、区及市水利局直属工程单位进行防汛安全检查,进一步查清和消除水利工程隐患。灾情发生后,受灾县、区的四套班子领导全部出动,纷纷带工作组深入洪涝灾害一线指导救灾,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连续几天不休息,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
(三)以人为本,科学防控,措施得力。一是把抢救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群众被洪水围困后,各级党委、政府第一时间组织群众安全转移,截至6月20日,共出动警力约16000人次,车辆近3000台次,船艇(冲锋舟)230多艘次,连夜抢运被洪水围困群众,基层干部及时组织受困群众向高处转移,共紧急转移群众134757人。二是及时妥善地安置受灾群众。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安置受灾群众,市、县、镇三级共拿出500多万元经费采购食品、矿泉水迅速送到群众手中,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地方住、有病可以得到及时治疗。市民政、经贸等有关部门还从惠州、广州等地组织了近百万元的急需生活用品送到受灾群众手中。三是搞好科学防控,采取得力措施减少灾害损失。6月12日上午,市三防指挥部给惠州东江水利枢纽工程下达了降低坝前水位的通知,为确保市区防洪安全,从12日下午起,东江水利枢纽停止发电全部开闸排洪。惠州大堤、江北大堤管理处共启动5个排涝站12台机组,潼湖围工程管理处启动1个排涝站16台机组实施紧急排涝,有效缓解了市区和潼湖地区的内涝灾害。各级三防部门对超防限水位和接近防限水位的水库都下令及时排水,腾出库容,以应对更大的暴雨袭击。水利部门利用洪水机会,派出2个技术专家组对城市防洪排涝现状进行调查,修订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制定灾后的防洪排涝设施建设计划。为防御西枝江洪水,市三防及时进行部署和协调,xx区政府及时将居住在低洼地的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区。
(四)发挥优势,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开展“解放思想年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市各级党委和广大干部、党员的干事创业的劲头,为这次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一是在抢险救灾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我党的政治优势,全党动员,上下一心,坚决执行命令,迅速投入到抗洪救灾斗争中。二是三防成员单位协调配合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在解决受灾群众的生活“五有”问题和抢修水毁基础设施方面,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使灾区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三是广大党员干部尽心尽责,成为抗洪救灾的“主心骨”。灾情就是命令。广大党员干部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深入抗洪救灾第一线,积极组织人民群众,连续奋战几昼夜,排除各种险情,共同战胜了这场五十年一遇的洪涝灾害。
三、救灾复产工作情况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救灾复产工作。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领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