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园消防安全
建始县民族实验初级中学——向龙锋
编辑ppt
校园消防安全
一、案例
二、火灾基本常识
三、灭火基本常识
四、消防自救逃生
编辑ppt
案例一
200
编辑ppt
灭火基本常识
扑救A类火灾:
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扑救B类火灾:
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扑救C类火灾:
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扑救D类火灾:
应由设计部门与当地化验室消防监督部门协商解决。
扑救带电火灾:
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三)不同种类的火灾选用不同的灭火器
编辑ppt
灭火基本常识
(四)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将安全梢拉开。2、将皮管朝向火点。
3、用力压下把手,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将干粉射入火焰基部。4、熄灭灭后并以水冷却除烟
(五)灭火器的配置原则
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不宜多于5具。
编辑ppt
灭火基本常识
1、室外消火栓系统;
2、室内消火栓系统;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泡沫灭火系统;
6、气体灭火系统。
(六)其它灭火器材设备
编辑ppt
灭火基本常识
水的灭火原理:
1公斤水升高1℃时,吸收1千卡的热量。1公斤水全部蒸发汽化,。
水遇到炽热的燃烧物后,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能够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并能稀释燃烧区中氧的含量,使燃烧区逐渐缺少助燃的氧而减弱燃烧的强度。
编辑ppt
灭火基本常识
泡沫灭火原理:
灭火泡沫是由泡沫灭火剂的水溶液通过化学、物理作用充填大量气体(二氧化碳或空气)后形成无数小气泡。
它的比重远远小于一般可燃、易燃液体的比重,因而可以飘浮于液体的表面,形成一个泡沫覆盖层。灭火器的泡沫还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附于一般可燃固体的表面。
编辑ppt
灭火基本常识
干粉的灭火原理:
干粉灭火剂平时贮存于干粉灭火器或干粉灭火设备中,灭火量靠加压气体(二氧化碳或氮气)的压力将干粉从喷嘴中射出,形成一股夹着加压气体的雾状粉流,射向燃烧物。当干粉与火焰接触时,便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而把火扑灭。
干粉根据使用范围分为两大类:
——普通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
——多用干粉灭火器:磷酸铵盐
编辑ppt
灭火基本常识
卤代烷的灭火原理:
卤代烷灭火剂主要通过抑制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使燃烧中断,达到灭火目的,其作用是通过夺去燃烧反应中的活泼物质来完成的,这一过程称为断链或抑制过程。
分类:
——1211(二氟一氯一溴甲烷)
——1301(三氟一氯甲烷)
——1202(二氟二氯甲烷)
——2402 (四氟二氯乙烷)
注:由于这种灭火剂释放后,在大气中存留时间长达87-110年,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为了保护臭氧层,根据蒙特利尔国际公约组织规定,2005年全球范围内将禁止使用哈龙类型的灭水剂。
编辑ppt
灭火基本常识
二氧化碳的灭火原理:
吸收大量的热(每公斤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约需用138千卡的热量)。
对燃烧物具有一定冷却作用。
增加空气中即不燃烧,也不助燃的成分,相对的减少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达到30-35%时,能使一般的可燃物逐渐窒息,%时, 能抑制汽油、蒸气及其他易燃气体的爆炸。
编辑ppt
火灾逃生知识
火灾的燃烧产物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它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和可见烟。
火灾对受害者的危害是综合性的,火灾现场对人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四种:
缺氧 高温
毒性气体 尘害
这也是烟雾、高温对人体的综合危害。
编辑ppt
火灾逃生知识
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氧的含量:
正常情况下:%;
氧气含量约为21%。
发生火灾时:二氧化碳增加到13%以上;
一氧化碳可增加到1-2%;
氧气的含量下降到19%-16%
火势猛烈时:氧气含量下降到7-6%。
(一)浓烟的危害与防护
编辑ppt
火灾逃生知识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氧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