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汪曾祺:胡同文化.docx

格式:docx   大小:3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汪曾祺:胡同文化.docx

上传人:森森 2022/4/8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汪曾祺:胡同文化.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汪曾祺:胡同文化
  汪曾祺:胡同文明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知道极强。曩昔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静静的。偶然有剪发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傍边擦过,便宣布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摆出声)、算命的瞎子(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响。这些声响不光不显得喧哗,倒显得胡同里愈加宁静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头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寓居方法,也是北京市民的文明形态。咱们一般说北京的市民文明,就是指的胡同文明。胡同文明是北京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明是一种关闭的文明。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乐意搬迁。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乃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子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能够听到房塌的声响,那是胡同里的房子。可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探究处邻居。远亲不如近邻,邻居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可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邻居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曩昔山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相互学叫,也相互竞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别人瓦上霜。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日子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能够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知道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侍候过陆润库、王(土序)等祭酒的白叟,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察不出来。可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明却是能够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约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北京人爱瞧喧闹,可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袖手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北京胡同文明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委曲求全。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烈日》里写到文明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规则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和善民,历来廉洁奉公。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几乎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