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013 采区地质说明书章丘矿业有限公司玉山煤矿二00 八年十二月 1013 采区地质说明书第一章采区地质情况第一节采区位置与范围一、地面情况地表主要有黄旗山,其它地方为农田。该采区对应的地表为丘陵地带,无建筑、无河流,第四系黄土覆盖。二、井下情况东部、南部至副井采空区保护煤柱, 西至井筒保护煤柱, 北至 101310 运输巷。三、周边的采掘情况本采区南部已回采,其他部分未开拓。第二节井上、下标高一、采区范围井上标高: +155m ~ +170 m 二、采区范围井下标高: 标高-91 -~ -121 米第三节地质条件一、采区几何尺寸及主要煤柱的留设尺寸 1 、采区几何尺寸:采区走向长 560m ,倾向长 600m ,面积 201200m 2。 2 、煤柱的留设尺寸(1 )巷道保护煤柱: 1013 轨道下山和皮带下山保护煤柱: 20m (2 )断层保护煤柱: F15 断层留设 20m 。二、采区地质构造及煤层顶、底板岩性 1、地质构造: 采区西部有 F15 断层( 断层产状为走向 30度, 倾向 300 度, 倾角 60度)。断层落差较大 10~ 18米, 根据 9 层煤巷道实际揭露采区中部有一断层,( 断层产状为走向 70度, 倾向 340 度, 倾角 65度), 落差 ~6 米左右, 随深度增加,落差可能会加大。 2 、煤层顶、底板岩性石炭系太原群, 以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和浅灰色中、细砂岩为主, 中夹 5 层灰岩,一灰厚约 ~ 米,较稳定。二灰距一灰 14 米左右,厚约 ~ 米, 较稳定。三灰距二灰 19 米左右, 厚约 ~ 米, 较稳定。5 层灰岩均是较好的标志层。含煤 10 余层,其中 3、4、9、 10-1 层煤可采。其中煤 3、煤4 赋存不稳定只局部开采。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一、地表、井下赋水情况(一)地表赋水情况地表为一丘陵地带,矿区地势西高东低。地表无大的河流,冲沟较发育, 径流条件好。(二)井下赋水情况 1 、含水层直接充水含水层⑴山西组砂岩含水层为3、4 层煤开采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山西组含沙岩层较多, 其中 3 煤顶板发育一至数层中~细粒砂岩,有时粗砂岩,总厚度在 20m 左右,裂隙较发育, 为裂隙承压含水层,与煤 3 相距 0~ 5m 。间隔粉沙岩或泥岩,矿井生产开采 3 层煤时, 涌水量一般在 20~ 30m 3 /h. 涌水较为稳定。该层砂岩在浅部露头接受第四系沙砾层水补给。 3、4 层煤之间亦发育一至数层中细粒砂岩,裂隙较发育, 为裂隙承压含水层,厚度可达 10 余米,亦是 3、4 煤开采的直接充水含水层。⑵第五层石灰岩含水层为9 煤顶板,在本区厚 ~ ,一般在 左右,据临区抽水资料, 水质类型为 SO4CL-CaMg 型水。五灰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在 ~ · m, 渗透系数 ~ ,富水性极不均匀,可由弱含水层变化强含水层。在本矿区于家埠、宋家埠、玉山煤矿均开采 10-1 层煤, 矿井涌水量一般在 30~ 60m 3 /h ,由于矿井生产,目前该含水层水位已降至-100m 左右水平。⑶第四层石灰岩含水层位于 9 层煤之上, 下距 9 层煤 12 米左右, 灰岩厚 ~ , 一般在 m 左右,岩溶发育,钻孔揭露该层灰岩均有不同程度漏水现象。含水性中等至较弱,对煤 9 开采有充水危害。间接充水含水层⑴第四系沙砾层含水层广布于矿区范围内,厚度 0-15m ,为冲洪积物,中下部为沙砾石层,为孔隙含水层,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含水丰富。该含水层可通过煤系中各含水层露头及构造带补给煤系各含水层,对矿井涌水有间接影响。⑵本溪组徐家庄灰岩厚 ~ 。岩溶裂隙较为发育, 富水性中等~强。下距奥灰 20m 左右,上距 9煤 41m 左右。开采 9 煤,由于底板采动影响,加上水压作用,在隔水层较簿或构造薄弱带,可造成底板突水。现按突水系数法对徐灰的影响作一简单评价。采用公式: T S= CP M P?式中: T S ——突水系数 Mpa/m P —隔水层承受的水压为 M—底板隔水层厚度 30m CP 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活动破坏厚度为 10米 m MPa mm MPa Ts/ 16 .0 10 30 ???目前徐灰水位标高在+76m 左右, 10 -1 煤开采水平最深为-235m ,故 P≈ 。矿压破坏带深度, 按本地区多年实践经验,取 10m , 于是得 T S = 。按矿井地质规程,临界突水系数为 ~ ,该区 10 -1 煤徐灰水突水系数为 , 在正常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