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易燃品与剧毒化学品的管理规范
2
易燃品与剧毒化学品的管理规范
目录
一、易燃易爆化学品操作程序----------------------------------------------2
二、腐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
,对废物和溢出物加以适当处置,保持作业场所清洁,也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毒性化学品危害。
,应及时将化学品转移到好的容器内,损坏的容器做适当处置。
,因为扫帚和拖把在扫起有害物时容易散布到空气中,而被员工吸入体内。
,湿润法也可有效控制毒性化学品的流通,但最好与其它方法如局部排风系统一起使用。
保持好个人卫生,就可以防止毒性化学品附着在皮肤上,防止毒性化学品通过皮肤渗人体内。
对于已过期或失效的毒性化学品应及时从工作场所清除,以防止使用过期或失效的毒性化学品。
,则应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进行处理。
如果眼睛不慎接触到毒性化学品,则应提超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情况严重应立即就医。
如果吸入含毒性化学品的空气,则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呼吸困难,则应给输氧。如呼吸停止,则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报120求助。
若不慎食入,则应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汪清并立即就医。
所有毒性化学品废物的处理按《病理科废物收集、转运、贮存处置程序》进行操作。
7
四、化学试剂意外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1. 目的:确保病理科员工在工作中出现化学品溢出或泄漏时能正确地进行处理,以确保病理科员工财产的安全。
2. 范围:病理科所有使用化学品的科室员工。
3. 职责:
病理医师与技术员:负责对本文件进行审核并使之有效,负责每年对本文件至少回顾一次。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本文件并对相关的病理科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负责对化学品泄漏或溢出事故进行分析总结以确保不再发生此类事故。
:负责化学品使用的日常监督,并在出现化学品溢出或泄漏时能指导工作员工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并将事故报告给生物安全主管。
病理科员工:在出现化学品泄漏或溢出时能正确及时地进行处理并报告给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知晓。
:
当溅出少量的化学品至皮肤上时,应立即用水冲洗15分钟以上,如无可见的化学烧伤或红肿的痕迹,则再以肥皂彻底冲洗。
清洗时应将所有的装饰品(如戒子、手链、手表、手镯等)拿掉以便彻底洗去残留物。
若有可见的化学烧伤痕迹即使是很小或不感觉疼痛最好也应立即到有资质的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在医院处理前不要在皮肤上涂油膏、药水或任何软膏。
在受到化学品污染皮肤时,在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后应查该物质的安全数据说明书,看是否具有延迟性作用,若具有延迟性,则应在就医时告知医师以便做正确的处理。
若需送医院进行处理,则需告知医护人员所涉及到化学品的名称及性质以采取适当的处理。
7
当化学品不慎溅入到眼睛时,应立即以温和的饮用水(净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冲洗时应使用眼睛冲洗装置,冲洗时应将眼皮拉高,同时眼睛上下左右转动以便将眼皮内彻底洗净。
在冲洗中不可使用任何的其它化学品进行中和清洗,冲洗后应立即包扎双眼后尽快送有资质的医院进行处理。
当化学品泄漏在衣服上时,不要去擦拭它,应迅速地将遭污染的衣服脱下并用紧急冲淋装置进行彻底的冲洗并至少冲洗15分钟以上。
在脱衣服时应避免让衣服接触到眼睛,若衣服不好脱下则可用剪开的方式脱下,遭污染的衣服在清洗时应与其它的衣服分开清洗。
化学品泄漏至实验场所时的处理:
所有泄漏出的化学品均应立即、有效、适当地处理,应立即警告周遭的人员以避免他们不慎接触到化学品或将化学品污染的面积扩大。
。
清理泄漏或溢溅化学品最重要的就是迅速,因为污染的区域愈小,愈容易清理。
对少量的无机酸或碱可使用中和剂(如碳酸钠或亚硫酸钠)或吸收混合物(如碱石灰),对于少量的其它物料,可用不具反应性的物料(如吸收棉或纸巾加以吸收后处理。
对于出现大量无机酸或碱泄漏或溢出的情况,可用大量的水进行冲洗(如果使用水不会造成更大损害的话),但储藏室不适用于用水冲洗,而存放活性材料的区域也不能用水冲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