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株洲市环境保护规划实施分析环境保护规划实施分析 1.“十二五”时期环境控制情况废气污染物排放 2011 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 亿 Nm 3。 SO 2 排放 万吨(其中工业 万吨,生活 万吨),较 2010 年( 2010 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结果) 上升 % ;氮氧化物排放 万吨(其中工业源 万吨,机动车尾气 万吨,生活源 万吨),较 2010 年上升 %,主要原因是火力发电量、钢铁产量和机动车保有量猛增,核算新增量大于削减量。 2012 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 亿 Nm 3。 SO 2 排放 万吨(其中工业 万吨,生活 万吨),较上年下降 % ;氮氧化物排放 万吨(其中工业源 万吨,机动车尾气 万吨,生活源 万吨),较上年下降 % 。主要原因是火力发电量、钢铁产量降幅较大,且完成了 10 个减排项目。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2011 年,市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 338 天,空气质量优良率 % ,稳定达到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指标要求; 2012 年市区空气质量继续维持国家二级标准,良好以上天数 344 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 ,其中达到优的天数 100 天,良的天数 244 天,轻度污染的天数 22 天。空气环境污染仍以扬尘和煤烟型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其次为 SO 2。表 4-10 “十二五”时期市区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单位: Mg/m 3 、天年份 SO 2 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良好天数 2011 338 2012 344 标准值 酸雨 2011 年市区降水 pH 范围在 - 之间,年均值为 , 2012 年市区全年降水 PH 值在 - 之间,年均值为 ,酸雨污染仍较严重。废水污染物排放 2011 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 万吨,其中工业废水 万吨,生活污水 万吨。 COD 排放 万吨(其中工业源 万吨,农业源 万吨, 生活源 万吨),较 2010 年减少 % ;氨氮排放 万吨(其中工业源 万吨,农业源 万吨,生活源 万吨),较 2010 年减少 % 。 2012 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 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 万吨,生活污水 万吨)。 COD 排放 万吨(其中工业源 万吨,农业源 万吨,生活源 万吨),较上年减少 % ;氨氮排放 万吨(其中工业源 万吨,农业源 万吨,生活源 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饮用水源市区 4 个自来水厂水源地 2011 年和 2012 年取水总量分别为 万吨、 万吨,水质达标率 100% ,满足饮用水源水质要求。地表水湘江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