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格尔尼卡》教案
《格尔尼卡》教案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格尔尼卡》欣赏教案
广丰县壶峤镇中学
郑殿菊
教学目
象征法西斯的残暴和黑暗。
5、断臂倒地的战士:支离破碎 死不冥目
6、奔逃的女人:仓皇的逃命
7、持灯的女人:象征自由和希望
8、和平鸽…象征和平
2、欣赏3D的《格尔尼卡》
再次感受画面的气氛。并思考:想一想作者试图通过这幅作品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三、背景链接超越体验
1、播放二战短片 出示课件:
1937年4月26,那本应该是“人间四月天”美好日子,但德国法西斯却出动了43架轰炸机,对西班牙历史名城——风光旖旎的小镇格尔尼卡进行了连续3小时的狂轰滥炸,格尔尼卡几乎被夷为平地。当时恰逢集市,小镇2000名无辜平民在轰炸中丧生。这一事件震撼了西班牙,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憾了一位画家毕加索。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他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了这幅巨作,画中表现的正是德国法西斯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对法西斯战争暴行的谴责和抗议,这幅伟大的作品就命名为《格尔尼卡》!《格尔尼卡》问世后曾在一些,拥护民主人士的共鸣。
四、引领探究 读懂经典 分析:
1、构图形式:金字塔式的构图 均衡饱满
2、画面色彩:黑白灰(震撼,恐怖)
3、表现手法: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五、走进画家 感受创新
资料1: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不断创新。先后经历了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主义时期以及后来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梦的分析时期。(创新的高手) 资料2:在毕加索创作的作品中,不仅有油画、素还有版画、陶瓷、水墨画、木雕… …可以这么说,在毕加索生活的那个时期,只要能用来进行创作的材料,几乎都被他尝试过。(多面的能手) 资料3:毕加索一生完成了近37000件作品,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6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勤奋的画家) 小结: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毕加索为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毕生的努力。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毕加索的勤奋与追求创新的精神和伟大的艺术成就。 六、鉴赏评述 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