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及问题分析
摘要。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金融风险,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2005年11月13日,XX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金融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及问题分析
摘要。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金融风险,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2005年11月13日,XX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关于加强XX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到现在十多年来一直不断努力,金融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自我调节、自我优化的良性发展状态。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XX省金融生态建设取得的效果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效果显现,涉农金融机构通过推进信用乡(镇)建设带动农户贷款业务发展。二是企业征信建设稳步进行。目前,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已在金融机构已经实现全国联网,贷款卡成为企业贷款的身份证明。三是个人征信数据日益受到重视,个人信用报告运用范围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为消除不良信用记录主动到银行归还贷款。
(二)金融体制改革效果显著。一是国有银行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四大国有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造和资本市场上市,成为股份,并且参照国际先进银行建立了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构,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开始初步运作。二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迈出了利率市场化的坚定步伐。三是金融机构更加多元化,市场竞争加强,有助于提高经营服务效率。近年来陆续有8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家外资银行、1家域外城市商业银行来XX省开设了分支机构,全省共新设村镇银行25家,同时全省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吉林银行,农村信用社有9家改制为农商行,市场经营主体不断丰富。
(三)结和边疆区域特点,优化边贸结算环境。延边地区借助“先行先试”优势,推动建立“朝方金融会社+中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模式,指导珲春农村信用联社与朝鲜金融会社签订结算协议,并在跨境双向协调机制作用下,促成农村信用联社获批跨境人民币调运资格。
二、金融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支持力度不够。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完成,必须依托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但目前地方政府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对金融生态环境虽然有所了解,但认识不够全面,相应的支持和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二)社会信用意识不强,信用环境欠佳。一些企业和个人信用意识淡薄,部分企业借承包、改制、破产之机,改换门庭,重新登记注册,不理原企业的旧帐,使银行资产被悬空;不少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甚至指使会计财务人员造假账,对外报送的报表带有相当水分,银行难以掌握其真实的财务、资信状况,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形成贷款损失。
(三)法律对金融债权的保护有待加强。一是案件执行困难。银行往往起诉容易,胜诉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