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学基础知识
本讲稿第一页,共七十二页
第一节 细胞和基本组织
是人体形态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的成长、繁殖、运动、衰老和死亡等生命特征。
人体的细胞多种多样,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功能表面及某些器官的表面。按其形态和排列层次,可分为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复层扁平上皮。
2、腺上皮 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称为腺体。
(一)上皮组织
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七十二页
单层扁平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七十二页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柱状上皮
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七十二页
变移上皮(膀胱)
膀胱充盈时
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二页
特征:由细胞及大量细胞间质组成。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纤维和组织液。 结缔组织广泛分布于人体内,具有连结、支持、保护、修复、营养及物质运输的功能。
分类: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以及血液和淋巴等。
(二)结缔组织
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七十二页
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tissue)
广泛分布于器官之间、组织之间和细胞之间。由于它结构疏松,呈蜂窝状,所以又称为蜂窝组织。
功能:具有连接、支持、防御、营养和创伤修复等功能。
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七十二页
致密结缔组织(dense connective tissue)
特点:细胞少、基质少,纤维粗大,排列致密。
例如:人体的肌腱和腱膜、真皮、深筋膜、脏器被膜、骨膜、关节囊纤维层和韧带等。
功能:主要起支持、保护和连接作用。
腱组织
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二页
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
分布于皮下组织、黄骨髓、大网膜、腹膜外以及肾被囊中,约占成人体重的10%。
功能:具有贮存、保持体温、缓冲震荡和参与脂肪代谢产生热能等作用。
脂肪组织
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二页
透明软骨
弹性软骨(弹性染色)
纤维软骨
软骨组织
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二页
主要由具有收缩功能的肌细胞组成,与功能相适应,肌细胞大都细而长,故又称肌纤维。
肌肉组织在人体内分布广泛,根据形态、功能及位置的不同,分为三种: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三)肌肉组织(muscle tissue)
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二页
人体的肌肉分布
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二页
1. 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是分布于躯干、四肢的随意肌,肌纤维呈细长圆柱状,有多个甚至数百个细胞核。
肌纤维的肌浆内含许多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均由明带和暗带相间的结构构成,各条肌原纤维的明带和暗带又排列于同一水平上,因而,肌纤维显示出明暗交替的横纹,所以又称横纹肌striated muscle。
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受意识控制,属随意肌,收缩快速、有力,但易疲劳。
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七十二页
skeletal muscle
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七十二页
电镜:骨骼肌纤维
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二页
(cardiac muscle)
主要分布于心脏壁,也存在于大血管的近心端。
心肌纤维呈短柱状,也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核呈卵圆形,位于肌纤维中央,可见双核并偶见多核。
肌原纤维也有明带和暗带,因而也具有横纹。
心肌受内脏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心肌收缩慢、有节律而持久,不易疲劳。
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二页
心肌
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二页
3. 平滑肌smooth muscle
主要分布于内脏(消化管、呼吸道、泌尿道等)和血管的壁,所以又叫内脏肌。
平滑肌纤维呈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位于肌纤维中央。纤维的长短不一,长者可达200μm,短者仅20μm,前者见于肠壁肌层,后者见于小血管壁,一些生理上伸缩大的器官,如妊娠子宫其肌纤维可长达600μm。
平滑肌受内脏神经支配,不受意识控制,属于不随意肌。
内脏平滑肌的特点:具有自动性,即肌纤维在脱离神经支配或离体培养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地产生兴奋和收缩。
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二页
平滑肌
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二页
平滑肌细胞
锂卡红染色
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二页
比较3种肌纤维:
骨骼肌
心 肌
平滑肌
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二页
三种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