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反就业歧视的路径选择
关信平 熊 剑 李晓阳 蔡定剑 反就业歧视需要全社会参与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 关信平
就业歧视具有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就业歧视。反就业歧视的路径选择
关信平 熊 剑 李晓阳 蔡定剑 反就业歧视需要全社会参与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 关信平
就业歧视具有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就业歧视。
首先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让企业和公众都认识到就业歧视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危害。尤其是应该对有就业歧视行为的企业及其主管人员加强教育。同时还应该通过新闻媒体、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去帮助人们树立反就业歧视的基本观念。在劳动力市场、招聘广告等场所中应该有明确的反就业歧视的口号标识,以增强人们对就业歧视行为的警觉。
其次,应该落实到法制体系中。不仅要有相应的立法,而且还要有完善的执法落实机制。包括建立反就业歧视执法和监督机构及政府问责制度。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就业招聘和雇佣行为监管,制止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
再次,注重培养劳动者识别和反对就业歧视的能力,一要能够鉴别,二要能够自我保护,三要敢于反对。这样使就业歧视真正无藏身之地。
再有,全社会应树立起公平、公正、诚信和社会保护等重要的价值理念,并将这些价值理念真正地体现到政府的法制和行政过程、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之中。我们应该将此问题提高到“维护就业公平”的层次,在“合理分配就业机会”的层次上讨论反就业歧视问题。只有当公平、公正、诚信和社会保护这些价值原则真正成为了我们社会中最主要的价值理念和社会行为准则,就业歧视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得以解决。
就业公平 职业教育应发挥重要作用
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办公室、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中心副主任 熊 剑
在近两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职业中介机构异常红火,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伴随而生的是各种各样的歧视性限制条款:性别、年龄、户籍甚至血型等不一而足,仿佛“王侯将相,倒真有种矣”。
在这关键时刻,职业教育显得异常重要。目前,我国正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作为提高公民能力与素质的“职业教育”,既能普及公民的技巧技能,使公民有一技之长,又能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使自主创业成为可能,促进就业的公平竞争和均衡发展。因此,从“高等教育”走向“职业教育”将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使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只要我们努力到位,教育公平并非无解的难题,公平的教育机会将促进公平的就业机会。1995年起在中国大地上全面启动的“温暖工程”在以职业教育带动弱势群体就业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实践。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展开,实现就业公平,消除就业歧视之日可期矣。
从教育与立法上消除农民工的就业歧视
长沙国家高新区投资服务中心主任 李晓阳
农民工的流动性与他们产业工人工作性使他们成为特殊的“边缘人”,他们在现实中首当其冲地遭遇到最严重的就业歧视,被种种就业不公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