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400m医院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技
术
方
案
目录
一、工程概
况
3
二、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
设计及施工范
围3
设计水量与水
质 5
处理工艺的选
择 6
处理工艺设施简要说
明12
系统
<150
< 100
3
()
<270
<60
4
粪大肠菌群(个):
<5000
5
值
6-9
6-9
注:出水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8466-2005)表
3中处理标准。
五、处理工艺的选择
污水水量与水质情况分析
1、本项目污水来水不均匀程度较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由
于水量与水质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性,因此必须考虑设置均质均量的 调节池。
2、 ,可生化性较高。
3、排放要求中对病毒指标有要求。
选择思路
根据上述进出水水量和水质的情况,我方考虑污水处理工艺的选
择必须依照如下思路:
1、总体思路采用成熟可靠的生物接触氧化法为处理工艺,同时辅 以格栅拦截、沉淀池澄清、消毒等物化处理手段;
2、首先通过格栅拦截,对污水进行预处理,目的是初步降低无机 颗粒物质的含量,提高污水的同一性和可生化性;接着通过缺氧好氧 生物接触氧化法,利用生物膜的作用使有机污染物首先转化为氨氮, 同时通过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过程既去除有机物又去除了氨氮。生 化池配以新型的高密型弹性立体填料,该填料具有负荷高、施工简易、 体积小、运行稳定可靠、管理方便、维修更换方便等优点;生化池的
出水进入平流式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平流式沉淀池具有固液分离效
果好、投资省、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适应能力强、施工简易等特点;
平流式沉淀池出水进入消毒池,进行消毒处理,能确保污水经处理后
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3、工艺流程简捷、工程造价低、运行经济、便于管理。
污水处理技术比选
1)拦污设施
本工程原水中固体杂质含量较高,为确保提升泵等设备正常工作
和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正常运行,拟在处理主体工艺的前段设置拦污
设施。
2)生物处理
通常的污水处理站一般采用以下几种生物处理方法。
★ 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属于生物膜法,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池内设置填料,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
池内充氧条件好,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体量都高
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滤池,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
高的容积负荷;
由于相当一部分微生物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生物接触氧化法
可不设污泥回流系统, 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 运行管理方便;
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属于完全混合型,
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当有机物容积负荷较高
时,其(F为有机基质量,M为微生物量)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
平,因此污泥产量可相当于或低于活性污泥法;
因装载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单位制造成本略高,一般适用于
中小型(w 2500m3)污水处理站。
★ 常规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在大中型污水处理中是一种应用最广的废水好氧生物
处理技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和特点是:
废水中应有足够的可溶性易降解物质,作为微生物生理活动必
需的营养物,一般活性污泥法必须定期投加按一定配比的营养
物质,这样增加了运行费用和管理难度;
混合液必须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活性污泥池长有好氧原生动物,
氧的需求量较大;
活性污泥在池内应呈悬浮状态,能充分与水接触和混合;
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的
活性污泥浓度;
活性污泥生长周期长, 对温度、 水质和水量的骤变适应能力差;
对微生物有毒害的物质应严格控制在允许浓度以内;
活性污泥法处理符合较低,造成设施的体积增大,土建投资也
相应增加。
正因为有以上的必要条件和特点,所以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比较
专业。另外活性污泥法易产生污泥膨胀,处理负荷较低,不易控制管
理,故近年来在中小型污水处理站中的使用越来越少。
★法
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活性污泥处理法,该处理工
艺集曝气池、沉淀池为一体,连续进水,间歇曝气,停气时污水沉淀,
撇除上清液,成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法不设沉淀池,无污泥回流
设备,但法为间隙运行,需设多个处理单元,进水和曝气相互切换,
造成控制较为复杂。为了保证溢流率,法对滗水器设备制造要求高,
制作时必须精益求精,否则极易造成最终出水水质不达标。国内目前
还没有质量较好的滗水设备,进口设备采购麻烦,且价格昂贵,同时
今后维修费用也高。法池内污泥浓度由浓度仪测定以便控制排出多余
污泥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