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定制书房里的战役
陈希琳 蛋糕、水杯、晚礼服、戒指、家具、典礼,从天上的飞机到水里的游艇,小到食品大到别墅,可以定制的东西越来越多。未婚的名媛淑女们去Vera Wang定制婚纱,得到的是简约华贵和专属的幸福感;而高端人士定制自己的销的精品。
红木书房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的精神所在。文人雅士能够赋予一根根相嵌的木头以灵性,而书房正是文人墨客挥笔书画的场所。瓷器、兰花、香炉、书画都是文人书房里必不可少的摆设。陈列这一件件物品的便是柜格、书架、案桌。经年累月,即便是木头,也能培养出一些文化气息,越来越有味道。这也是博物馆里那些被封闭起来的桌椅板凳的价值所在,有时间把玩的痕迹。
“传统红木看故宫”,现代红木家具的制造者们纷纷将自己标榜为业界的标杆。有人说现代的红木家具是对传统的克隆,是固步自封,抨击之下的事实是这种批评近似于一种褒扬,如今的红木家具行业整体而言连这一点都没有做到,能摹出明清家具做工和神韵的凤毛麟角,更多的都是在照葫芦画瓢。
观复博物馆的门窗馆里有雕着《三国演义》完整故事的十八扇隔扇,在清中期的雕工已为上乘之作,目前仍代表着很高的水准。现代的红木家具成品已少有这份精致,徒有其材质,或者说材质的价值远远大于它的艺术价值。
红木价值增长的速度已经超过了黄金。一件红木家具成品动辄几十万,多则成百上千万。一因红木材料稀缺,名贵材质往往需要三四百年才能成材,二因市场推波助澜,红木原材料的价格也在攀升。有报道称近两年几种主要红木材质售价上涨了3-5倍,而黄花梨的价格已达150万/吨左右。
除了显示自身的文化品位之外,人们看重的是红木保值增值的潜力,将其看做一个新的投资方向。常说盛世收藏,中国历史上出现了5次收藏热:北宋、晚明、康乾、晚清到民国时期和当代。收藏是对艺术的珍惜,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相关联。而人们现在用千金买来的也许仅仅是一堆材质。
红木市场良莠不齐,“我可以说现在95%的红木成品以后都不会升值,因为这个东西做得不到位。”周子说现在的红木市场存在种种问题:材料掺假、做工粗糙、比例不合、人为炒作等等。“其实谈到中国文化不一定非得是红木,不能单纯去画等号,老榆木的东西一样很有质感。但名贵的木材确实有一些独特价值,从手感、质地来讲做出来的家具比较有韵味,更符合艺术审美。”周子说大范书房力争将书房家具架构中的艺术研究透彻,告诉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好东西,“不能为了投机去购买,你真正需要的时候才是好的时机。”
怀旧何时了
人易怀旧。到了一定年纪,追逐新事物发展变化的意愿会逐渐减少。于是当今很多人的共同特质便是:脚步向前,但记忆是向后延展的。随着人阅历的增长,他越来越容易理解有历史的生命质感。年代够久的物品或者思想需要与之匹配的阅历才能读懂,好比说起30年前的事情,你至少需要有40岁的心脏。
曾经人们的衣服大体只有三种颜色:土黄色、蓝色和绿色。现今眼望人流穿梭的大街,花花世界不过如此,从喇叭裤灯笼裤到紧身裤,潮流总是处在一个循环的圈圈里。身着五颜六色的人们似乎厌倦了缤纷的色彩,这从日渐平民化的PS技术就可见端倪,一张张彩色的笑脸被电子技术轻而易举地复古化,依然是那三种基调:土黄色、蓝色、绿色。
家具同样如此,人们越来越喜欢古老的原木味道。现代简约主义所塑造的线条固然流畅,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