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合肥市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
医学影像质量评价体系(试行〕
为加强我市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落实医疗质量持续改良方案,参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标准?、?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
〔二〕CT、MR影像质量要求
,合理选择扫描范围、扫描参数、检查序列。
。
,如:头部外伤的头颅CT扫描必须有骨窗,肺部扫描必须有肺窗和纵隔窗等。
,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尽量减少X线剂量。
,有必要的延迟扫描。
,一般信息完整。
、MR照片应有定位相。
、MR照片排列顺序:横断位:躯干从上到下,四肢由近到远;冠状位:由前到后;矢状位:由右到左。
、MR影像质量标准,参照科室影像质量控制细那么之CT、MR影像标准。
六、诊断报告书写格式和质量评价标准
〔一〕诊断报告书写格式 参照?病历书写标准?中影像报告书写相关要求。
〔二〕承诺出具报告时间
影像报告:急诊30分钟,门诊平片2小时,门诊CT、特殊检查和造影24小时内发报告。
〔三〕标准化书写要求:
:、性别、检查号、年龄、检查日期、报告日期、住院患者填写科室、床号、住院号。报告医师签名或印章。
:检查部位、范围、方法与过程〔根据具体病例要求,写出本次检查的解剖部位,照片的大小与张数;造影剂的名称、浓度、剂量、注射方法、投照时间及方位;检查是如何进行的,说明检查次序的先后等〕;X线的检查及解释,按系统如实描述病变形态、数目、大小、位置、密度、结构、边界以及与周围关系等所有异常,同时提出重要的正常局部〔阴性征象〕。
〔肯定性诊断,否认性诊断,可能性诊断〕以及建议。
〔四〕评价标准:
:书写格式符合诊断报告书写标准。要求工程齐全,影像描写如实反映影像学改变,影像描述与诊断意见一致,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术语准确,字迹清析。
:未按照标准化书写要求书写的。
七、影像检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案及标准
〔一〕放射科登记人员
核对病人,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检查目的和要求,核实收费,正确登记各项信息。
〔二〕技术人员
首先按顺序开机,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仔细核对申请单,检查目的和要求,目的和要求不清时主动与临床开单医师联系。检查前主动告知患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指导患者进行防护,同时注意患者隐私保护。核对被检部位准确无误后进行检查。完成检查后观察影像质量是否良好,是否符合临床申请要求和影像诊断要求。
〔三〕医师:
核对申请单,检查目的和要求,核对申请单、影像资料和报告单资料是否统一,观察影像质量是否符合诊断要求,诊断报告书写完成后应再次检查。
〔四〕护理人员:
病人接待热情,窗口效劳满意,检查前进行辐射防护的宣教,指导患者进行防护,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患者出现过敏反响等意外事件应积极参与抢救,并做好记录。急救药品及器材定期检查记录。认真完成环境消毒感染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