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浅谈对殡葬产业的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4,25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对殡葬产业的分析.docx

上传人:久阅文学 2022/4/15 文件大小:4.1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对殡葬产业的分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对殡葬产业的分析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死亡人口每年大约有900万人。按照最低标准丧葬费用计算,假如平均每人2000元丧葬费,那么,可以估算出殡葬行业每年的既定市场份额为180亿元。如果再算上骨祭奠用品。这些生产厂家一般规模较小,市场分散,均属于家庭作坊式运作模式,主要通过上门推销的方式销售其产品。由于缺乏对市场信息资源的准确掌握,这种销售方式一是效率低,二是费用高,对生产厂家产生较大压力。 而作为殡葬设备用品的采购单位,殡仪馆和公墓等殡仪服务部门,也大多采用到生产厂家现场考察的方式采购设备用品。由于行业资源渠道的闭塞、产品供应厂商的规模限制,各殡仪馆往往是需要多少用品就要跑多少生
产厂家,使采购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大增加。同时,由于产品分散,殡仪馆在产品质量、性能、价格等方面缺少指导和比较,使采购效率和采购质量大大降低。
8、陵园墓地,存在不规范:
随着世界范围内土地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紧迫,在殡葬改革上取消土葬风俗,推行火葬制度已经成为主流,过去的“坟山”及墓地零散分布的状况正慢慢成为历史,而较之更科学、生态和便于管理的殡葬用地新模式——“公墓”逐渐得到了发展,并且在运作模式上也由过去的“隐讳所在,任其发展”向市场化发展,墓地是整个殡葬行业中最赚钱的,因此也是竞争最激烈的,民间也涌现出一批私人出资兴建陵园的大型企业。当前陵园的品牌销售策略主要是通过环境建设、永续服务质量以及“风水”文化等方面提高商品价值,部分陵园更是利用骨灰存放进行传销、炒买炒卖陵墓等违规销售方式,提高预占市场份额。
三、政情分析
中国的殡葬业在政府的保护下发展了几十年,至今尚未形成优势,没有大的集团,也无足够的
经营者群体和专业队伍,在市场大潮面前显得束手束脚。在此背景之下,修订《殡葬管理条例》被国务院纳入了立法计划,体制性障碍有望突破,早日打破殡葬业的垄断经营状况,这是公众的期待,也是行业管理的必然趋势。修订重点集中在以下方面:
1、全面开放,走向市场化:
市场化是殡葬改革的必然趋势。所谓市场化,就是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使殡仪服务走向市场化,打破垄断,依靠市场调节。《条例》规定除了火化具有公益性质,殡仪服务全部放开,公民、法人、组织,只要符合行政许可条件,都可以从事殡仪服务。这不仅是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也是国务院依法行政的要求。民政部门制定政策、颁布法律法规,实施监督管理,让殡仪服务回归市场,真正体现了该管的管起来,该放的放下去。
2、政企分离:
从政府行政改革的角度看,实现政企分开是个大方向,政府应由“运动员”变成“裁判员”。 对此,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司长张明亮在接受媒体的访问时直言“要害”,他说:“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是殡葬改革的关键。”
3、定义殡仪馆性质:
《条例》明确规定殡仪馆为公益性非营利机构。殡仪馆仅提供遗体运送、冷藏、火化服务,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收费。收费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按照不营利原则制订。
4、规范墓地运作方式:
严禁炒卖墓地塔位,墓地买卖交易必须具备“火化证”、“死亡证”两项证明。这项政策的推出,使墓园根本不可能再实施预占市场的经营方式。
四、综合分析
1、市场分析
(1)往生中市场(殡仪服务、殡葬用品、陵园墓地)
中国13亿人口以千分之六点七的年平均死亡率计算,每年将近往生900万人。人均3项丧葬消费以2万多元计算,往生中殡葬市场每年有将近2000亿人民币的市场份额;
(2)往生后市场(祭祀服务、祭祀用品、网络纪念)
13亿的中国人口,近一亿个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祖先,中国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个最注重孝道的民族,以每年平均仅祭祀两次祖先,一次花费500元计算,往生后市场每年有近1000亿人民币的市场份额;
(3)往生前市场(生前规划、祈福寿品、关怀记录)
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出现严重的老龄化,特别在计划生育后,老年人的奉养问题,将会成为重要的问题,预先规划好后事,已经是国际的趋势和潮流,目前中国超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一亿人,也就是有兆亿人民币以上的往生前市场,等待着我们去开发。
2、竞争分析
(1)目前竞争者少
由于中国殡葬行业长期的垄断,政策上才刚开始放开,目前进入行业者较少,现阶段是进入殡葬行业的最佳时机;
(2)目前竞争者小
目前中国并无任何大型化殡葬集团出现,多为小型的地方殡葬单位,且在人才、技术、设备上面相对都比较落后,所以竞争风险相对较小;
(3)未来大型竞争者少
传统的心理以及专业信息封闭的门槛,导致很少有大企业投入。
3、政策分析
三条法律规定陆续出台引领殡葬行业欣欣向荣:
(1)2004年7月1日,国家行政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