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细胞生物学-6细胞骨架.ppt

格式:ppt   大小:10,576KB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细胞生物学-6细胞骨架.ppt

上传人:小落意心冢 2022/4/16 文件大小:10.3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细胞生物学-6细胞骨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细胞生物学-6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广义分类
细胞骨架狭义分类
即细胞质骨架
细胞骨架: 真核细胞中由蛋白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由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组成。
利用常规方法,普通光镜下看不到,
利用免疫荧光方法卵母细胞中鉴别不出中心体
(发育早期的胚胎中出现中心体)
最新研究表明:
真正起MTOC作用的可能是中心粒周围的一些蛋白质成分或与之相当的物质。
3. 微管极性
使所有的微管均具有固定的极性,
微管的极性由本身的分子结构来决定,
β微管蛋白所处的一端为正(+)端,
α微管蛋白所处的一端为负(-)端。
微管生长具有极性:
微管的生长是通过向其远端(远离MTOC的一端)不断添加微管蛋白异二聚体来实现的。
起始端又称为尾端(-),生长端称为头端(+)。
由微管构成的细胞器也具有一定的极性。
微管的极性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的移动机制有关。
4.稳定性
微管生长端,GTP微管蛋白不断添加到(+)游离端,GTP微管蛋白在游离端彼此结合,形成了GTP帽,此帽可防止微管解装配,从而使微管继续生长。
如果GTP水解成GDP,游离端则倾向于解装配。
细胞皮层的带帽蛋白(capping protein),可稳定游离端,使微管保持稳定。
四、微管的特异性药物
分为破坏微管和稳定微管两类

秋水仙素
秋水酰胺,鬼臼素
2.稳定微管的药物
紫杉酚、nocodazole和重水
五、微管的功能
主要功能:
与细胞运动、
细胞内细胞器的定位及其迁移、
细胞内的物质运输、
以及保持细胞形状有关。
1.支持和维持细胞的形态
2. 维持胞内膜性细胞器的空间定位分布
微管以中心体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延伸,一直抵质膜下方。
3.细胞内运输
细胞内有些物质的定向运送,特别是膜泡运输,
与微管的存在有关。
如:细胞的分泌颗粒和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的运输。
4.细胞运动
纤毛和鞭毛是细胞的运动细胞器,
其主要的构成成分即为微管。
有些细胞是靠变形进行移动,
其细胞质的运动变化与微管的导向有关。
5.纺锤体与染色体运动
第二节 微 丝
直径为6-7nm,长度不定,
由肌动蛋白组成,故又名肌动蛋白丝。
普遍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
分布:质膜下方的外质中、
细胞与细胞之间、
细胞与固体间质相接触的部位。
紧临质膜下方的微丝平行排列成束,这种微丝束即所谓的应力纤维(stress fiber)。
(一)微丝的组成
主要蛋白质成分:肌动蛋白(actin)
大小为43kDa,外观呈哑铃形。
哺乳动物和鸟类:6种肌动蛋白
4种:α肌动蛋白,
横纹肌、心肌、血管平滑肌和肠道平滑肌特有;
2种:β肌动蛋白和γ肌动蛋白:普遍存在
(二)微丝的装配
纯化单体:G-肌动蛋白,外观哑铃形、
有极性、头尾相接
肌动蛋白丝:F-肌动蛋白构成、右手螺旋
有极性、动态结构
装配有:“+”极、 “-”极
也形成踏车现象
(三)微丝结合蛋白
三类:

两个和多个肌动蛋白结合位点,
同时结合多条肌动蛋白丝,
将多条肌动蛋白丝横连成束。
(capping protein)
(monomer stablizing protein)
(四)微丝的特异性药物
主要有细胞松弛素和鬼笔环肽等

特异性地破坏微丝。
2.鬼笔环肽
抑制微丝的解聚从而稳定微丝。
(五)微丝的功能
细胞质膜下方一层特殊的细胞质,称为外质。
外质中含有大量的肌动蛋白丝
这些微丝与质膜平行排列形成网络状结构并与质膜相连,
这层特殊的细胞质为胞质凝胶层,使质膜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度,对于驱动胞质环流、维持细胞外形和细胞运动均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动物细胞在进行位置移动时
多采用变形运动
如:原生动物的变形虫、
高等动物的巨噬细胞和白细胞
以及器官发生时的胚胎细胞等
这些细胞的静止外质中含有丰富的微丝,
细胞的变形运动与外质中F肌动蛋白的凝胶和溶胶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变有关。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