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暑假读书感悟
滨城区第四小学 张增国
近日,在区教育局指导的推荐下,有幸拜读了教育名家、名校长李希贵的《新学校十讲》一书,可谓是品味到了关于学校管理和开展的一顿营养大餐,同时也感觉到实际上也就是学校的整体利益。
因此,关注老师生存状态,关注他们是否生活得快乐幸福,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乐所惑,是一个管理者的根本要求,也是管理者睿智的表达。
李希贵倡导的“新学校”,根据的是学生和老师的感受——学生感觉在这所学校里学习快乐,老师感觉在这所学校里工作幸福。这种评价标准,充分关注了学生和老师两大主体,是落实“以人为本”,李希贵校长推荐了一位学者从学生导向这个角度总结出了好学校的六个特征,,在这样的学校里,老师受人尊重;学校关心并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的同伴关系是和谐;有着丰富的可供每一位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里充满着学生喜欢的地方和喜欢的活动;学生在学校里可以做好对将来的准备。
五、教育的使命促成新学校的形成
新学校行动研究时刻提醒我们:“当我们把学生最终推向社会的时候,当再也没有人给他讲课的时候,他应当如何学习、工作、生活?……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生、为了学生、成长学生!” 从关注学生成绩到进步学生的生命质量,这其实是对教育的使命的一种诠释。
学生的成绩怎样,在班级年级排名几何,进步和否,相信每一个老师和家长都时时关心在意,可是学生在学校和哪些人交往,他在想些什么,他在学校过得幸福吗?可能关心的人就没那么多了。
我们一直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那学生们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们对我们的良苦用心怎么看?我们能说出多少?“新学校”教育理念是讲求内心感受,,渴望展示自我,希望有素质高的老师执教,有一个自主互助的课堂环境。李希贵他们提出:让活动成为学生幸福的载体,让老师成为学生幸福的源泉,让课堂生活成为学生幸福的历程,让家庭成为学生幸福的基地。他们说的正是我们最缺乏的,而且,他们得出的结论都是建立调查研究根底上的,非常有说服力,可以说给我们今后怎么为学生着想,关心学生的全面开展,让他们安康快乐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读完《新学校十讲》后, 结合学校实际,作为滨城区第四小学,在将来几年应该如何开展??我个人认为,让学生感觉在学校里学习快乐,让老师们感觉在学校里工作幸福,让老师和学生在学校里安康成长就够了。我希望学校要具有浓重的学习气氛和深沉的文化底蕴,校长要有高超的教育智慧和人格感召力;干部团队要有极强的团结协作和敬业精神;老师队伍要有良好的师德境界和敬业精神;学生要有良好的习惯和精神风貌。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开展;标准办学,特色立校"的办学策略开展工作,努力构建一个成就师生、开展师生、幸福师生、奉献社会的和谐校园,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开展的动力活力和魅力。
一、谋大局,科学定位,求开展,特色立校。凡事预那么立,不预那么废。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学校文化,如何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找准学校开展方向,摸清学校开展的脉搏,使得学校可以快速的可持续的开展,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作为管理者,在充分调研的根底上,和指导班子一起,认清学校现状,立足学校实际,谋划大局,科学定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