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doc

上传人:brozn 2022/4/22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进入最正确的学习状态。导入新课有时创设认知冲突的思维情境,使孩子沉湎于思索中,从疑问中产生“探个终究”的想法;有时可以创设悬念,抓住学生
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进入最正确的学习状态。导入新课有时创设认知冲突的思维情境,使孩子沉湎于思索中,从疑问中产生“探个终究”的想法;有时可以创设悬念,抓住学生心弦,造成学生求知假设渴的状态;有时可以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让孩子们一开场就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产生非要学习的愿望;有时还可以用故事或玩游戏等形式开讲,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不管是采取何种形式开讲,都是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数学课堂的导入方法谈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以旧引新式
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历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由迁移规律可知,当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络严密时,老师就可以把和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抽出来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引进新知搭桥铺路,形成正迁移。
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之前,先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及分数应用题。如一桶汽油倒出 2/5刚好12升,这桶汽油共有多少?然后将题中2/5改为40%,让学生计算,巧妙的把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联络起来,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构造,.
二、设障立疑式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那么小进,大疑那么大进”.学生假设有疑问,就会引起悬念,使心理是感到困惑,,巧妙设疑,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开场就进入最正确状态。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先让学生报数,老师能很快说出能否被3整除,这样学生便被老师料事如神的本领而折服,头脑中便会产生“老师为什么能这样快在判别出来”的疑问,使他们萌发强烈的求知欲,迫切想知道这种判别方式,然后老师再顺利导入课题。
三、故事激趣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新课伊始,老师假设把数学知识编成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通过自己语言的铺陈渲染、生动描绘,让学生随着幽默轻松或寓意深化的故事情节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并能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获得水到渠成的教学成效。。
例如:《分数根本性质》一课的导入,老师编了这样一段童话:一天,猴妈妈得到了三个同样大小的饼(演示三个圆纸片),、12份,让三个孩子分别取其中的3份、6份、9份(板书3/4、6/8、/12),话音刚落,三只小猴子瞪大眼睛望妈妈,好似在说:妈妈今天怎么啦?3/4、6/8、9/12,一个个各不一样,以前妈妈可从不偏心呀?猴妈妈看透了小孩子们的心思,神秘地笑了笑说:
“孩子们,妈妈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