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近几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近几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论文.doc

上传人:酒酿小樱桃 2022/4/29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近几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近几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 论文
关键字:问题 鲁迅 传媒 期刊 文化 媒体 批评 文学
近几年来,文学领域出现了一些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党圣元先生曾对这方面的概括有:
1、 文化研究与文化转向。现实语境的变化,文化产业的兴起在于启蒙。而九十年代,文学不再介入人们的经验世界,也不再介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它远远地单独跑开了。它成了不介入的文学。在介入的文学方面,现代最伟大的代表是鲁迅,当代最杰出的传人是王小波。韩少功在《为“自我〞而知恶》一文中,着重就“纯文学〞中的“自我〞的概念进行了论析,他认为自我从来就不是个体,一个人越要认识自我,就越要认识世界,一个人越是在表达世界,就越是在表达自我。因此,一个真正闪耀着自我光荣的写作人往往是世界的投入者,而不是逃避者,甚至不是旁观者。南帆的《空洞的理念》一文,前半局部阐述了“纯文学〞概念出现的有益性和此后敛去锐气产生保守性的问题,后半局部论说了文学以丰富的感性经验对理性压抑的解除,并认为,正是这种感性学的涵义和感性经验上的不断突围,使我们能在现今认清什么是文学。总的来看,重说“纯文学〞的各种看法,都紧密联系当下的文学现状有感而发,使这一讨论事实上成为对新时期文学过程、经验以及新世纪文学开展与走向的论说与畅想。
五、关于“传媒批评〞的议论纷纷
传媒批评或曰媒体批评,一般是指由群众传媒主导并在群众传媒展开的文艺批评。自2000年始,便不断有人著文对传媒批评提出质疑与批评。2001年,除报刊发表署名文章评论传媒批评外,一些有关传媒批评的专题研讨会也纷纷召开,从而把传媒批评问题更加显豁地提到了人们的面前。
2000年3月18日《文汇报》“文艺百家〞专栏,同时发表了艾春的《传媒批评,一种新的批评话语》,洪兵的《期待健全的媒体批评》,两文从各自的角度提出并论评了传媒批评问题。艾文由1999年底在传媒掀起的王朔批金庸、十作家批判书的“批判热〞说起,认为一种新的令我们感到陌生的批评话语已经出现,这就是传媒批评。尽管它背后依然受到意识形态的支配,但作为群众文化的一翼,它有着自身的运动方式与运动规律。如何正面发挥它的社会批判能量,正取决于知识分子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其中的工作。洪文那么指出了媒体批评出现的必然性、媒体批评面目的暧昧性,以及建立媒体批评的必要性。他认为,文学批评与群众传媒紧密结合之后所形成的面目是暧昧而陌生的。而对于公众而言,他们可能并不具备这样的判断根底,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需要一种审视媒体的目光,需要另一种媒体批评。
此后,有关传媒批评的批评不断见诸于报刊。2000年12月7日的《文艺报》,发表了萧云儒《质疑“传媒文艺评论〞》一文。萧文认为,由“娱记评论〞或“小报评论〞主要构成的“传媒文艺评论〞,既对科学评论形成挤压和蚕食,又对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审美心理造成冲击和侵害,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转换批评主体,窃取评论话语权;二,转换价值标准,用评论制造新闻热点;三,转换评论目的,理性阐释成为文化消费的广告;四,转换心理认同,诱使文艺评论和社会欣赏失足。他提醒人们,在西方已经出现的“媒介帝国主义〞,我们实在应该警惕。陈冲在2001年4月15日《文论报》发表《论“文学批评传媒化〞》一文,他指出,批评传媒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责怪传媒没有道理也毫无意义,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在于文学批评自身,它本应为广义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