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巧用儿童绘本上活美术课探研
摘 要:在美术课堂中巧用儿童绘本,能够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为学生营造更为多彩的美术世界。教师可通过绘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通过绘本创设画面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巧用儿童绘本上活美术课探研
摘 要:在美术课堂中巧用儿童绘本,能够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为学生营造更为多彩的美术世界。教师可通过绘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通过绘本创设画面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临摹绘本,提高技巧;让学生发挥创造力,补充绘本绘画内容。
关键词:美术课堂;儿童绘本;审美能力;临摹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7-0066-01
在美术课堂引入简单易懂的绘本图画,对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是十分必要的。首先,绘本中的图画多种多样,包括各类型人物和动物,色彩鲜明,这些都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其次,绘本中的色彩搭配非常合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再次,绘本中的故事简短且耐人寻味,在故事内容的吸引下有利于学生理解图画的意义。那么,在实际美术教学中,该如何巧用儿童绘本使得美术课堂更加有趣生动呢?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一、仔细观察,开启想象
儿童绘本里有多种艺术表现风格,有写实的风格,也有抽象的风格,有刻画细致复杂的风格,也有简约的风格。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绘本,在观察的基础上开启学生的想象空间。例如,在教学儿童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时,教师首先问学生:绘本封面,画的是什么。由于一目了然,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是一位老爷爷牵着毛驴准备出门。教师又问学生:画家为什么要这么画呢?有的学生就说:因为老爷爷出了门,所以成精的青菜就都出来玩耍了。接着教师又问:大家能不能猜一猜谁才是园子里的大王呢?有的学生回答说:那个最大的绿萝卜应该是大王,因为它最大,它的表情也是很悠闲,这么一看它肯定是大王了。教师又问:那么那个小小的萝卜又是谁呢?大部分学生回答说:是红萝卜娘娘。通过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从封面上观察到了主要内容,甚至还注意到了他们的神情和动作,这就为下一步进入情境,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进入情境,感同身受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课堂效率,充分发挥绘本教材的优势,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入画面情境中,设身处地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中《猫头鹰》这一课时,通常的步骤是:教师让学生欣赏《猫头鹰》这幅作品后,学生就会找出这幅作品中猫头鹰的主要形象特点,然后教师让学生就作品中的猫头鹰和实际中的猫头鹰进行对比,进入情境,体会作品中猫头鹰的寓意,接着分析画家用哪种手法来表达这种寓意。但是,在教授低年级的学生时,教師为提高学生的兴趣,就可以先引入绘本《猫头鹰宝宝》,通过这个绘本图画让学生对猫头鹰这种动物有初步的了解,包括猫头鹰的身体特征和日常的生活习性,然后让学生就《猫头鹰宝宝》和《猫头鹰》进行对比,一本是图画绘本,一本是著名作品,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使得学生对其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由表及里,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以及绘画技巧。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