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歪批莱菔.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歪批莱菔.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东西 2022/5/5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歪批莱菔.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歪批莱菔
本刊编辑部 文人难免心中郁闷,脾胃不调,不吃些萝卜治理一番,不但有损健康,连舞文弄墨的老本行都干不成,最多只能写写挽歌

世间新说,无奇不有。法国作家布里亚萨瓦兰在《厨房中的哲学家》一书中,便有一发明,歪批莱菔
本刊编辑部 文人难免心中郁闷,脾胃不调,不吃些萝卜治理一番,不但有损健康,连舞文弄墨的老本行都干不成,最多只能写写挽歌

世间新说,无奇不有。法国作家布里亚萨瓦兰在《厨房中的哲学家》一书中,便有一发明,说是大多数作家的艺术风格取决于其肠胃。排便正常者为喜剧诗人,便秘者为悲剧诗人,整天腹泻拉稀的人,便只好去写田园牧歌和挽歌了。将作家的文风与该人如厕的时间和次数直接挂钩,未免过于生硬苟简,故而此说流传不广。虽说时下一些新论也就是这么回事。
不过,萨氏之说虽属“歪批三国”,并非全无道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与消化机能确有一定关联,如果三五天难以“方便”,心中再有鸿篇巨制,也会憋得写不出来;若是每日要在马桶上消磨多半时光,大约也只剩下写挽歌的心绪了。好汉子尚且经不住三泡稀,何况文弱书生乎?照此推论,萝卜应该算造就喜剧诗人的功臣,因为具备调理肠胃之显效。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莱菔(即萝卜之大名)具有宣胸膈、利大小便等诸多功能,“生食,止渴宽中;煮食,化痰消导;饮汁,治下痢及失音,并烟熏欲死……”大便不通或是跑肚腹泻,萝卜居然都有办法对付,也算是有些能耐。
中国文人,颇有喜食萝卜者。南宋诗人陆游便是一个,并留有文字记录:“甜羹之法,以菘菜、山药、芋、莱服杂为之,不施醯酱,山庖珍烹也。”从文中可以看出,陆游属于熟吃萝卜派。
其时文人中,也有生吃萝卜的拥戴者。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载,当时的哲学家叶适(人称水心先生)便有此嗜好。过去人们相信,服玉可以益寿延年,水心先生却对诗人杨万里说:“萝菔始是辣底玉。”萝菔是萝卜的另一称号,此外还有莱服、芦服、芦菔等不同写法。将萝卜的地位抬到如此之高者,实不多见。与叶适同时代的叶绍翁(号靖逸),也就是写“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人,也属生吃萝卜派。据林洪描述:“仆与靖逸叶贤良绍翁过从二十年,每饭必索萝菔,与皮生啖,乃快所欲。靖逸平生读书不减水心,而所嗜略同。或曰能通心气,故文人嗜之。”
将文人喜食萝卜归结为因其能通心气,林洪此论不无见地。因为文人的一大毛病就是好发议论,哼哼;在朝在野无不如此,大事小情概莫能外。但是,这些意见能为执政当局所采纳者却不多,于是文人难免心中郁闷,脾胃不调,不吃些萝卜治理一番,不但有损健康,连舞文弄墨的老本行都干不成,最多只能写写挽歌。即以叶适为例,他当过户部侍郎,因为反对“和议”,结果朝廷北伐失败后,把罪过算到了他的头上,令其离职回乡休息。水心先生若不找几块“辣底玉”调养脾胃,哪里还会有心情著书立说,总结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之类的道理,成为“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
对萝卜褒扬最为有力者,当属东坡居士。他写过《菜羹赋》、《东坡羹颂并引》等文章,认为用萝卜、蔓菁、荠菜之类做成的菜羹,“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苏轼还曾因有人请他吃萝卜,写过题为《狄韶州煮蔓菁芦服羹》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