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81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docx

上传人:cjc201601 2022/5/7 文件大小:2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目录
第1章绪论3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3
企业管理与信息化 3
世界管理理论白向三次变革 3
我国企业管理*II式的沿革 4
中国企业信息化管理思想的演进 5
中国应用管理理论前瞻 5
企业信一个更新的时代,即后工业时代或突变时代。市场需求 不仅更多样化,而且更动荡多变,消费者已经从对生活“数量”的要求转向生活“质量”的需 求;同时二战后科技迅猛发展,以科技为驱动力,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加上资源短缺和突发 性事件不断增加以及社会对企业的更多限制,使得企业面临更庞大、更复杂、更陌生、更易变、 更难预料的市场环境,企业随时有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在这种多变的时代,传统的控制性管 理和推断式管理都难以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以研究和紧密跟踪环境变化与市场态势, 强调及时响应和灵活多变的管理模式一一战略管理应运而生。其特征是着眼于长远变化和趋势 的研究,通过整体的动态的战略规划来谋求企业生存和发展。
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沿革
严格地说,我国企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商品经济竞争主体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
的。因此,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沿革大概可分成三个时期:50〜80年代属于计划经济管理时期,
80〜90年代上半期属控制式管理时期,90年代下半期开始向推断式管理时期过渡。
从控制式管理时期向推断式管理时期转化有一个大的宏观经济背景:就是1992年邓小平南 巡后我国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化,企业逐步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产权清晰的市场经济 竞争主体,同时各类商品要素市场逐步放开,市场更趋于多元化和开放性。迫使企业更多地关 注外部环境,更多地研究消费者需求。
中国企业信息化管理思想的演进
对应于中国企业两种管理模式的演进,在企业信息化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管理思想的变迁。
从80〜90年代上半期,财务软件主要体现的是核算型的功能特点,这与传统的控制式管理是相
适应的。虽然这一时期软件从 DOS平台跨越到 Windows平台,软件在人机界面的结合性上有了 很大改观,然而立足于核算的管理思想并没有变化。
90年代下半期以后,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管理开始向推断式管 理迈进。在企业信息化上,财务软件和各类商务软件大量涌现。这一阶段,推断式管理思想在 软件研发中被大量应用。虽然各厂商纷纷打出
“管理型” 口号,但从广义上来说,核算也是管 理的基本层次,而“管理软件”的提法也忽视了与财务软件的概念上的重叠部分,所以严格地 讲,这一时期的软件相对于核算型软件而言称为推断型更合适一些。体现核算型向推断型发展 的是厂商把预算管理和分析、控制一体化,在数据分析方面更直观,同时强调实时控制和预算 控制。
随着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需求,进入1999年以后,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商务软件生存空间日益
狭窄,而财务软件一方面向财务以外的分销和制造领域拓展,同时又把长远目标放在了跨越互 联网平台和向全面企业资源规划软件(即ERP日军上来。
中国要从推断型软件发展到战略型软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战略型软件要保证企业运 营全过程的战略连接,确保稳定的质量、管理的一致性,以及客户的满意度。战略型软件要为 企业建成一种周密的解决方案,为迎接新的挑战和抓住商机提供及时、战略性的信息。
中国应用管理理论前瞻
中国的财务软件正向企业管理软件发展,在这个转化时期,从应用的角度看,至少应解决 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关键技术应用问题:如远程处理、实时监控、决策查询……
②软件技术与组织工作的整合问题:是让组织工作流程适应软件,还是让软件适应 组织工作流程?
③ 技术应用成本效益问题:可以让运作规范的管理咨询公司介入,研究应用阶段性 投资回收问题,研究不同技术档次产品成本效益问题,研究不同行业不同业务的 解决方案问题……

在方案提供和功能设计上要着眼于应用,特别是:
A、功能的客户化以满足最终用户特定需求,从而有助于企业致力于核心功能和 核心需求。
B、过程的集成化以强调解决方案与业务全程管理的结合,而有助于企业致力于 核心过程,通过控制过程来控制结果。
C、成本利润分析上的细分化,以助于提高财务控制效率……
4. 业务上要解决以下问题:
①管理系统上的层次性和可延伸性:
A 零售层管理(如现场库存、现场资产管理、零售网络管理、现场交易处理与结 算)
B、市场层管理(如合同与定价、分销管理、渠道网络管理、市场区域管理 )
C、制造层管理(如过程管理、产品质量管理 )
DK供应层管理(如供应链计划与优化、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交易与 流通处理)
E、资源层管理(如人力资源管理、现金管理、财务管理 )
F、决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