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docx

上传人:1485173816 2022/5/9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运行数据:
1、污水量
工程设计规划按50万m3/d考虑,,处理厂最大负荷为75万m3/d。
2、污水水质:
〔1〕原污水水质;
BOD,24#初沉池
5、来水BOD增高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来水BOD增高
1、引起曝气池内有机负荷升高,有机物去除率下降。
开启11#、12#、23#,24#初沉池
增大回流比
增大曝气量
6、来水NH3-N高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来水NH3-N高
1、NH3N升高,溶解氧浓度下降,硝化程度降低
2、二沉池发生反硝化,泥位上升,造成污泥流失
提高溶解氧浓度
增大回流,降低污泥负荷,使硝化充分进展
3、增大剩余污泥排放量
7、来水***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来水***
引起初沉池沉降效率下降
二沉池污泥上浮
启动备用初沉池
增大剩余污泥排放
8、环境温度降低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环境温度降低
温度下降,初沉池沉淀效率下降
开启11#、12#、23#,24#初沉池
9、曝气池污泥膨胀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曝气池污泥膨胀
1、污泥膨胀引起污泥上浮
1、增大剩余污泥排放
10、二沉池污泥上浮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二沉池污泥上浮
1、泥龄过长,引起污泥上浮
1、增大剩余污泥排放,缩短泥龄
11、集水池液位过低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集水池液位过低
进水来量少于提升泵流量
1、关闭多余的备用泵
12、集水池液位过高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集水池液位过高
进水来量高于提升泵流量
1、  开启备用泵
2、  启用备用的初沉池
13、曝气池溶解氧过低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曝气池溶解氧过低
曝气量过少
1、  调整曝气量
14、曝气池溶解氧过高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曝气池溶解氧过高
曝气量过高
1、  整曝气量
15、曝气池MLSS过低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曝气池MLSS过低
回流污泥量少
1、调整污泥回流量
16、曝气池MLSS过高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曝气池MLSS过高
回流污泥量多
1、调整污泥回流量
〔二〕、泥工段
1#浓缩池进泥中水含量增大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1#浓缩池进泥中水含量增大
进泥量降低,固体外表负荷减小,处理量低,浪费池容,还可能导致污泥上浮
1、增加1#螺杆泵的流量,减小停留时间
2#浓缩池进泥中水含量减小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2#浓缩池进泥中水含量减小
进泥量增加,超过浓缩能力,导致上清液浓度太高,排泥浓度降低,没有起到应有的浓缩效果
减小2#浓缩池进泥流量,降低浓缩负荷
3、4#浓缩池刮泥机发生故障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4#浓缩池刮泥机发生故障
1、刮泥机停顿转动,起不到应有的助浓作用,导致浓缩效果下降
1、减小4#浓缩池进泥流量
4、5#浓缩池处螺杆泵发生故障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5#浓缩池处螺杆泵发生故障
关闭9#螺杆泵
启动10#螺杆泵代替
5、1#一级消化池搅拌机发生故障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1#一级消化池搅拌机发生故障
搅拌机停顿转动,混合不均匀
关闭1#一级消化池搅拌机,
增大循环流量,使循环污泥起到搅拌作用
6、4#一级消化池换热器发生故障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4#一级消化池换热器发生故障
关闭换热器
关闭消化池进泥
翻开通往二级消化池的旁路
1号消化池进泥温度降低,产气量下降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消化池进泥温度降低
温度降低,产气量下降
1、增大循环流量
8、压滤机配药浓度降低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压滤机配药浓度降低
加大1#加药计量泵流
9、1#压滤机皮带打滑
事故名称
原因与现象
操作步骤
1#压滤机皮带打滑
增大1#压滤机皮带张力
活性污泥单元使用说明
一、工艺原理
活性污泥工艺是城市和工业污水二级处理广泛采用的工艺,用于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活性污泥法的主要设备是曝气池。曝气池中,在人工曝气的状态下,由微生物组成的活性污泥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混合接触,并将其吸收分解。然后混合液进入二沉池,实现污泥与水的固液别离,一局部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