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压缩氧自救器使用、维修、管理规定
- 2 -
压缩氧自救器使用、维修、管理规定
为了保证矿工在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安全避灾,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压缩氧自救器的使用特制定本管理规定如下:
。新工人下井前,必须安排不少于8小时的自救器使用培训和训练,并达到在30秒内完成佩带自救器的熟练程度。外来人员下井,由陪同单位负责对其进行自救器使用的演示培训,达到会使用,签字后方可领取自救器、矿灯入井。
三、压缩氧自救器的维护、检查方法:
每次使用后应对气囊、口具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处理,并更换符合标准的CO2 吸收剂。装填时边振动边装填,装实后旋紧底盖。
拧下压帽拔出氧气瓶,卸下减压器便可对氧气瓶充氧,氧气应符合标准的规定。
在充填完CO2吸收剂和氧气后进行组装时必须十分注意:安装气囊内的呼气管时不能扭曲,否则会增加呼气阻力,严重扭曲,会使呼气气路阻断,把支架套在减压器的螺柱上,拧紧减压器和压帽,把气囊上的胶圈完全套入减压器的环槽内。
- 5 -
装完后要对呼吸系统进行气密校验。在正压980Pa或负压784Pa时,1min内水柱压力变化值不超过50Pa为合格,校正压气密时应设法时排气阀不排气。
装上盖前先拿住口具使气囊逆时针绕压力表一周,口具的开口须朝上,补气压板须竖立放置,此时为最佳装备位置,轻轻扣上上盖,不要夹住气囊且气囊不要遮住压力表。
自救器一旦使用,不论使用时间长短都应进行重新充氧和更换CO2吸收剂并检验,即按(1)—(5)条进行操作。
自救器不使用,二氧化碳吸收剂应三个月更换一次;自救器存放在潮湿环境中应加强检查。
检查安全帽不得松动。
氧气瓶的保管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定期对氧气瓶进行技术检查和校验。
本产品应贮存在通风良好的库房内,距热源不得少于1m,库内温度5—40°C,不能于油类和腐蚀性药剂、气体、蒸汽等混放。
四、压缩氧自救器管理规定 :
㈠管理规定 :
1、自救器的管理由安检科全面负责,机电工区具体实施日常管理及负责监督检查。
2、新购进的自救器,必须在一个月内进行验收,到矿日期与制造日期相差不应超过四个月。
- 5 -
3、自救器购进,必须由安检科负责选型,报矿领导签字同意后,上报公司办理;报废、销毁自救器,必须由自救器专管人员检验证明不能再使用后,报矿领导同意方可处理。
4、自救器应专人管理,实行专人专用。做到台台上架,发放室内不应有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其温度应在0℃—45 ℃范围内,发放室应配备气密性检查仪和自救器专用称重仪等。
5、自救器由专人管理,负责自救器的日常检查维护。自救器每季度必须称重和气密性检查一次。气密检查要求在5000Pa压力以上保持5秒压力下降值不大于80Pa为合格,增重不大于10克为合格。
6、自救器管理应建立台帐,记录自救器的出厂日期、编号、检查日期、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等。对于报废的自救器做到及时注销,并上报安检科。
(二)考核
1、对使用自救器人员的考核:
⑴凡下井人员必须佩戴自救器,佩戴前必须按使用注意事项检查自救器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当班维修人员给予维修或更换。井下现场若发现自救器不合格视为不戴自救器,每次罚款50元。
⑵凡人为不按使用注意事项: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