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能源约束下的中国经济论文(共 6258 字) 1 引言鉴于能源需求旺盛的中国将面临着化石能源供给约束,有必要就化石能源供给约束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和 002 排放的长期趋势的影响做出科学评估. 然而,已有研究都是基于通过能源技术进步、能源结构转换或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减少能源需求从而减少 002 排放的思路进行, 没有考虑化石能源供给约束的影响. 有的研究虽然考虑了能源进口的限制因氣但没有充分考虑国内能源供给的约束基于上述背景, 本文构建了包含资源耗竭模块的中国能源- 经济- 环境政策模型, 模拟了能源供给约束下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和 002 排放的长期趋势, 探讨了如何通过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控制 C02 排放, 希冀为中国制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国际气候谈判提供科学参考. 2 研究方法 模型构建 1) 中国能源- 经济- 环境政策模型中国能源- 经济- 环境政策模型是基于动态 CGE 模型开发的, 参考文献, 在生产技术模块中加入能源模块. 模型使用多层嵌套的模型结构, 并用固定替代弹性(CES) 函数来描述能源之间、能源和资本、劳动之间以及劳动和资本之间的替代关系. 模型假设中间投入品之间,中间投入品与资本- 劳动力- 能源复合品之间的替代弹性为 0 ,此时 CES 函数转换为列昂惕夫(Leontief) 形式. 大多数部门的生产结构如图1 、石油加工业和燃袖发电技术、天然气发电技术,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别是上述行业的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很难被其它的中间投入品或生产要素所替代,釆用 Leontief 函数形式来衡量原材料与其它投入品之间的关系. 模型包括 38 个部门,2 组居民家庭( 城市和农村), 3 种生产要素( 劳动力、资本和能源). 电力部门拆分为八项发电技术[2Q], 能源要素投入来自八个能源部门. 模拟的基准年份为 200 7 年社会核算矩阵(SAM) 基于 200 7 年投入产出表以及相应的海关、税收、国际收支和资金流量等数据编制; 能源消耗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08 》, (302 排放因子参考文献; 生产要素之间替代弹性的设定参考文献[18 , 19] 的参数设定,进口与国产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参考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 第六版中经验值设定; 行业劳动力的数据来自《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口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模型的动态化通过资本积累、 7年一 201 1 年的相关经济参数根据基年的数据并基于经济发展实际值的拟合反演进行了校正. 2) 耗竭资源供给模块模型构建了可耗竭化石资源供给模块,以此来计算煤炭、原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每一期供给量. 该模块采用了 GREEN 模型网的化石资源供应函数,即 Qn=Qo((i-m) ”+入_(( 【一”)n_( 丄— A)n)) 其中 Q 为化石能源供应量,R 为已探明储量,Ro 为基年探明储量, r 为待探明储量, r0 为基年储量,M 为开采率, 表示产量和已探明储量的比例, A=a 广为转换率,即新增探明储量与待探明储量的比例为能源价格,⑴为价格弹性系数,n 表示时间. 煤炭、原油和天然气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开采业和天然气开采业的生产要素之一, 这些能源资源很难被其它生产要素和中间投入品所替代, 因而采用 Leontief 函数来刻画化石能源与资本- 劳动力- 能源复合品以及中间投入品之间的关系。由于投入产出表中的生产要素投入只包含劳动力和资本, 因此, 基准年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开釆业和天然气开采业的能源资源投入量需要从投入产出表中的资本投入项中根据外生设定的比例得到. 参考文献[11 , 24] ,上述三个行业的资源投入数量占资本投入的比例系数分别为 , 和 . 化石能源供给函数的相关系数。 情景设计本文的情景设计分为基准情景、资源约束情景和低碳发展情景. 基准情景下, 不考虑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资源供给约束较弱, 用能效率提髙速度处于正常水平. 考虑到未来的资源环境压力, GDP 增速的设定比文献中的设定更为缓和,全要素生产率(TFP) 根据外生的 GDP 反演得出(表 2).201 2年一 202 0年 CPI 根据近二十年的历史数据设定, 参考日本等发达后, 物价将趋于一个稳定的水平, 本文设定 2020 年后 CI?I 逐渐减小, 2030 年后物价趋向稳定(表 2).201 2年一 205 0 年劳动力设定见文献, 人口红利在 201 5年一 2020 年间消失, 年一 2020 年能源利用效率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