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6年上学期高二历史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二及模拟试题
知识要点:
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二)
1. 试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指出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物质生活。②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对立的两大新兴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逐渐战胜封建势力,掌握了政权;无产阶级逐渐觉悟,他们要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开始起来进行斗争。③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城市化开始兴起。④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面貌。
(2)消极影响:①无产阶级遭受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②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进程,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2. 第一国际创立的历史条件
(1)19世纪50、60年代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2)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使社会矛盾激化;
(3)工人运动高涨并走上国际的道路;
(4)马、恩为建立第一国际作理论准备。
3. 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还代表着历史发展的主流。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的演变的结果。
主观原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没有建立工农联盟,孤军奋战。
客观原因:敌人力量强大,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教训:没有乘胜追击,给敌人可乘之机结果;欧洲工运中心移到德国。
意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 什么是“西进运动”?如何评价“西进运动”?
美国独立以后,通过赎买、武装颠覆或入侵等手段,使领土迅速扩展。19世纪中期,美洋沿岸。在此期间,许多美国人由东部移居到西部,形成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
评价:西进运动一方面使印第安人遭到血腥屠杀,或被赶往更偏远、荒凉的地区;另一方面,西部的广大地区得到开发,美国在西进运动的推动下,先于法国、德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强国。因此,西进运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广大西部地区的扩展,符合资本主义整体发展的趋势,以生产力的标准应予以肯定。
5. 日本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明治维新前,日本处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是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当时日本社会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1)阶级矛盾激化:广大人民生活日益贫困,纷纷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2)生产关系变化:封建领主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3)阶级关系的变化:①促进了农村的阶级分化,出现了新地主。新地主是农村中资产阶级势力的代表,他们受封建领主的榨取和压迫,要求摆脱封建束缚;②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西南诸藩的大名开始经营商业和手工工场,他们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近,对自己在政治上的无权地位越来越不满;大批中、下级武士因为经济状况的恶化,通过各种途径在经济上与资产阶级逐步接近,由幕府统治的基本力量转变为反对幕府的力量;
③高利贷商人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对现实也越来越不满。(4)外族入侵:1853年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经济遭到摧残,国家主权受到冲击,社会更加动荡不安,进一步加剧了幕府统治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