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序言 1
绪论 2
目的 2
任务 2
2工件工艺性分析 3
工件图 3
工艺分析 3
工艺方案确定 3
3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4
4模具设计计算 5
排样、材料利用率计算 5
计算工序压力
零件名称
异形垫板
图 号
A008
材 料
08钢 料 厚
生产批量
大批量
工艺分析
①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08钢,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
②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简单,无尖角、凹陷,悬臂宽度和凹槽宽度均大于
,形状简单,比较适合冲裁。
③尺寸精度:该落料件的外形尺寸是根据落料件的尺寸计算, 即为该零件的落
料的尺寸精度均不超过ST4
模具工艺方案的确定
通常该零件采用的工艺方案是:落料一道工序,采用单一工序模,该方案产 品质量好,模具加工维修简单,一副模具,产品加工周期短,本套模具落料模具, 冲出一个制件。此工件材料为 08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 构相对简单,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通过以上对该零件的结构、形状及精度的分析,并结合零件的生产批量。该 零件采用落料单工序就可完成冲压加工。
3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1、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单工序模冲压,所以本套模具类型为单工序落料 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
因为该模具采用得条料,控制条料得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控制条料的送进 步距采用挡料销。
3、导柱、导套位置的选择
由于落料件的结构简单,大批量生产都使用导向装置。导向方式主要有滑动 式和滚动式导柱导套结构。该零件承受侧压力不大,为了加工装配方便,易于标 准化,决定使用滑动式导柱导套结构。
4、滑动式模架选择
由于受力不大,精度要求也不高,同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简化模具结构, 降低模具制造难度,方便安装调整,故采用中间导柱导套式模架。该模架可以前 后送料,操作特别方便。
5、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在选用卸料装置的形式时,需考虑出料方式是上出料,还是下出料。卸料装 置根据冲件平整度要求或料的厚薄来确定, 对于冲件平整度要求高,且料薄的宜 用弹压卸料板。这样既可压料又可卸料,且卸料板随上模上下运动,直观性强, 操作方便,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卸料方式。
当板料较厚时,用弹压卸料板难以卸料时,选用固定卸料装置卸料,一般在 零件形状简单、要求不高时,采用固定卸料方式,它可简化模具结构,但是因为 工作部位封闭,送料只能靠手感,操作不便,安全性差。
,一般采用弹性卸料方式顺便压料,以 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成本。
4模具设计计算
4-1排样、材料利用率计算
排样方案对零件质量、生产率与成本,也会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利用率以及模 具结构和寿命等。材料利用率是衡量排样经济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不影响零件 性能的前提下,应合理设计零件排样,提高材料利用率。通过对比观察分析,结 合大批量生产的特点,同时考虑模具结构,选择如装配图所示排样方式。
采用单排的方案,
图
采用对排的方案,
图
如图所示的两种排样方案,第一种排样方案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冲裁力较小, 模具尺寸也较小,但由于要求大批量生产,该排样的生产率较低,且材料利用率 不高;第二种排样方案相对第一种来说模具相对较大, 且冲裁力较高,材料利用 率提高不大,且要二次送料,影响生产效率,故选择第一种方案。
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 ”为:
1)单排
4=[NA/BS]*100%=1*1097/52*=%
2)对排
4=[NA/BS]*100%=2*1097/52*67=%
A一冲裁面积(包括内形结构废料);
N— —个冲距内冲冲裁件数目;
B一条料宽度;
S一进距o
(1)冲裁力F落为:
F落弋KL落t 0- b
以上公式中:K——安全系数
F——冲裁力;
L ——冲裁周边长度; t ——材料厚度; crb——材料抗拉强度;
则有:L= 197mm
材料厚度t=;
材料:08钢,参考相关资料,其抗拉强度 (T b=300Mpa,则: F落七
**300*197 = (kN)
(2)卸料力F x为:
根据以上模具结构类型,采用弹性卸料和上出料,
F x = K xF,
取K x= (查<<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 >>表3-8), 则:
F x = = (kN)
(3)推件力F T为:
F T=nK TF
凹模刃壁垂直部分高度 h = 5mm,t=,n= 5/=6;取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