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8 木兰诗
教学目的
知识和才能
1.理解和“乐府”有关的知识,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文意,理清故事脉络,背诵全诗。
2.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魅力,学习诗歌详略得当的写法。
过程和方法
1.老师采用多媒体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精品文档请下载)
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册,每一册(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出征。(精品文档请下载)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到集市各处买了骏马、马鞍、鞍垫、嚼子、缰绳和长鞭.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朔气传金柝,,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精品文档请下载)
(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精品文档请下载)
(5)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五、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考虑: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什么故事?
答案例如:表达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参军的故事。
2.以故事的发生、开展、结局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几部分?
答案例如:第一部分(1~3):表达木兰的身份,交代参军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4):写木兰长期艰辛的征战生活。
第三部分(5、6):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回乡和亲人团聚.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3.?这样写繁琐吗?
答案例如:并不繁琐.①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说明战事紧迫。②表现木兰参军前准备工作的繁忙和有条不紊。③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精品文档请下载)
4.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木兰踏上征途和途中的感受呢?
答案例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精品文档请下载)
5.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情操
?
答案例如:运用夸大,写出木兰功绩之大,天子恩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精品文档请下载)
6.第6自然段写木兰回家和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答案例如:排比,渲染了木兰一家人团聚、欢乐的气氛,表现了木兰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
六、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理解了木兰这位巾帼英雄的故事,请同学们课下背诵课文,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系统学习。
七、练习设计
请完本钱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抽查背诵情况,并请两位学生介绍自己的背书心得。
二、新课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木兰这一人物形象一定有自己的体会,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探究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答案例如: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英勇坚毅、忠孝两全。
③“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英勇坚强的英雄气概。(精品文档请下载)
④“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土。”——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⑤“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慎重.
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慎重机敏。
2.本文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布置?
答案例如:详写参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亲人团聚;略写多年战斗生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特点布置详略,故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内容详写。(精品文档请下载)
3.读了最后一段,你能领悟到什么?
答案例如:最后一段是木兰对战友们的“惊忙”所作的答复,也是作者对木兰的深切赞美。为我们提醒了一个深化的道理:女子假设有施展抱负的时机,她们的智慧、谋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中的“赴”和“度”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