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线路施工规范
线路工程人员培训演示
分公司工建部
第一条 杆路:
顺直、无眉弯、“S”弯,电杆左右跳位小于半个杆根,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cm。
1、电杆安装
<4>挂勾:
挂勾程式选择合适,搭扣方向一致,托板齐全,无丢失,卡挂间距均匀一致。采用25#塑料挂钩,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应为50cm,允许偏差应不大于±3cm;在电杆两侧的第一个挂钩间距吊线固定物边缘应为25cm,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cm。
25cm
50cm
第三条:光缆敷设质量:
光缆在吊线上应顺直、无死弯、背扣,无明显松驰现象。
每个中继段最多有两个200米以上长度的短段(非2公里整盘)。一条吊线只能挂3条光缆,当有第四条光缆时应单设吊线。一根杆路的第一条光缆只在接头处对光缆标识,当有第二条以上光缆时应每两棵杆挂标识。成端光缆应有明显的标牌标识,标明芯数、中继段和光缆型号。
<1>光缆接续及接头盒安装质量:
光缆接续时,加强芯在接头盒处断开并固定牢固,接头盒内应有接续责任卡片和光纤接续色谱表。成端光缆应在接续盘内填写接续色谱表和接续卡片。
接头盒安装位置、面向符合要求,接头盒顶部不得超出杆稍,并无破损渗漏水现象;光缆接头盒、余留支架,安装牢固规范、配件齐全、无锈蚀现象。
<2>光缆余留:
光缆应在每根杆上余留,余留弧点中心应处在电杆中心线位置距吊线距离应为20~25cm(如果线路处于长期风力加大区域,可用塑皮线绑扎),用塑料管(杆两侧各45厘米)保护在每隔500米处相邻一根电杆上应有5米以上的预留,接头盒两侧光缆预留应留有5~8米,并盘放整齐,安装绑扎在余留支架上。接头盒两侧预留光缆应在距电杆150~200cm的吊线上留有伸缩弯.
5m以上
杆两侧各45厘米
机房内不做余留,按20米留在机房外终端杆的光缆余留架上杜绝在机房房顶上乱放光缆。原则上,光缆不得与铁塔接触。,
20米余留
<3>光缆保护:
1: 光缆经十字吊线、丁字吊线、电杆及其他有发生托磨光缆处应予加装保护管保护;光缆在引上时,应按规定安装钢管保护管,保护管规格程式按设计规定,其固定安装应符合规定。引上钢管的长度为3米:、,内加塑料管,塑料管上端应与吊线平行30公分固定,保护管第一个固定点应距钢管口15cm,以后每隔50cm设一个固定点。钢管顶端管口应封堵并无锈蚀现象,光缆在距引上电杆150~200cm处段落内留有伸缩弯.
150~200cm
2:光缆与电力线交越时,应采用绝缘胶管或竹片将吊线作绝缘处理,其长度两端应超出电力线垂直投影点外1-2米为宜架空光缆防雷、防强电措施符合设计规定,加强芯应用25方黄绿地线作防雷接地
3:所有进出机房的架空光缆从引上杆、终端杆光缆余留架开始到机房成端止,一律要使用阻燃光缆或缠绕阻燃胶带。
4:光缆在机房内、外必须挂标志牌。
第二节局管道光缆质量要求
第一条 路面检验
人孔建筑规格、管群排列、相邻人井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无下沉塌陷、管孔无杂物、泥沙堵塞及渗漏水现象,人孔盖完好,无破损、丢失。
第二条 人孔检验
塑料子管规格质量和占用管孔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并无堵塞现象;塑料子管在人孔中的留长不得小于20cm,并安装有子管堵头和塞子。托架、托板及其他附件齐全,无锈蚀现象。人孔无积水。
第三条 管道光缆检验
人孔内光缆应有适当的余留,安装绑扎规范牢靠,并进行有保护处理;不与其它缆线交叉、扭绞,并有明显的区别标识。光缆无损伤,拐弯的曲率半径应≥缆径10倍; 人孔内接头盒安装牢靠、配件齐全,接头盒两侧光缆各应有6~8米预留,并按设计要求安装在两侧人孔壁上,盘绕绑扎整齐规范。光缆占用管孔、塑料管位置应当一致。一级干线光缆套红色套管,二级干线光缆套兰色套管,本地网光缆套白色套管。
第三节 直埋光缆的质量要求
第一条 光缆路由的检验
1、光缆及接头盒敷埋位置环境安全可靠,光缆与树木隔距、与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距离符合规范要求规定。(详见附录五)
2、路面上光缆沟、接头坑回填土夯填充实,无塌陷、冲沟、取土、露缆现象。
第二条 光缆及埋深检验
1、线路上直埋光缆、管道光缆、爬坡光缆、水线光缆的规格程式及埋设方式,敷设段落及地点符合设计要求。与同沟敷放的缆线不得交叉、重叠,相互间有明显识别标志
2、,应将光缆下沉,下沉光缆确实困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