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艺术研究
江苏社会科学 2012 年第 6 期
时空之争与电影空间探析
路璐
内容提要在当下“空间转向”的整体语境中,对电影空间的理解突破了其仅仅作为“容器”
的单一概念,对它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深化。电影空间包涵着空间单位、空间复合体与总体空间三
个层次,电影制作中空间的分量逐渐加大,目前有空间走向前景、成为文本中心,地域升华为美
学上的空间以及影像空间紧密连接社会空间母体的趋势。
关键词空间转向电影空间空间叙事
路璐,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210036
客观地说,对于电影来说,镜头中的空间与隶属
一何为电影空间
时间序列的剪辑是统一在一起的,表征着电影是时、“”
间与空间的统一体,借用巴赫金所说的“艺术时空一群人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 有一条长长
体”来表达,即“空间和时间标志融合在一个被认识的甬道通向外面,它跟洞穴一样宽……由于囚徒
了的具体的整体中。时间的标志要展现在空间里,而们终身不能行动或回头, 因此外部世界投射在
空间则要通过时间来理解和衡量。这种不同系列的他们面前的影子,便成了他们所能看到的唯一的
交叉和不同标志的融合,正是艺术时空体的特征所真实。当路过的人们谈话时,洞穴里的人们会误
在”[1]。长久以来,我们对电影中空间的理解常湮没在以为声音正是从他们面前移动的阴影发出的。[2]
时间叙事的惯性中,对电影中空间的认知与探索往不少电影学者在论及银幕与现实空间时,常爱
往是语焉不详的,同时在许多电影中,空间也只被当提到柏拉图的“洞穴说”,因为“这是两千年前柏拉图
成一般地点潦草处理,空间只是“容器”,在叙事、表的寓言。它与两千年后问世的电影和影院空间何其
意、象征方面处在“沉睡”状态。然而,在当下“空间转相似”[3]。电影空间并非仅仅是一块荧幕、一个景框、
向”的语境中,在向电影本体语言的掘进中,空间从事情的地点、情节的容器,一方面,电影空间是影像
失落的地平线中逐渐闪耀而出,本文所致力探索的叙事的关键性元素,它将某种封闭有待再现的空间
正是电影空间的内涵、外延与发展趋势。加以区分,成为叙事上具有连贯性与可理解性的单
本文系笔者主持的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软实力视阈下中国影视剧文化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11YJCZH117)阶段性成果。
187
时空之争与电影空间探析
元;另一方面,电影空间可以突破电影景框的物理限演早期的电影《月蚀》,主题是魅影姊妹(phantom sis-
制,从四边延伸出去,成为创作者对现实的把握后将 ters),“虽非血缘上的孪生,却是虚拟的形赋”[8],影片
其投射到银幕上的“心象”空间,还涉及到观者的阅以一个女性对“另一个自我”的寻找来展现现代女性
读解码和心理感知,它是观者在其特定的观影空间的心理空间探寻,在一个社会整体大规模的人口迁
内与影像空间“交流”而产生的敞开性存在。此外,电移与错位(dislocation)的叙述中表达人们对于时代断
影空间并不是超然于现实空间之外的“银色之梦”,它裂、纯真失落和人际疏离的高度焦虑。电影的空间架
被各种历史、自然、文化等诸多元素模塑铸造,深嵌构正如 Hillel Schwartz 所说,是“在一个工业化的、离
在政治经济生产秩序中,“空间并不是某种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