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2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火灾事故可能发生在仓库、生活区、办公区和易燃材料(油品)堆放点。危险性分析:造成现场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严重的危及到周边建筑物和群众,造施;
⑤动火作业后要立即告知防火检查员或值班人员。
(9)按规定配置充足的消防器材,不得借故移作他用。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水源、管道。
(二)预警行动
,对其可能发生火灾处设置“严禁烟火”、“禁止吸烟”等标识;
,还应在仓库外围拉设警戒线,并设立值班室24小时专人值班。
,都要及时、准确地向保卫部门、现场负责人员或消防机关报警(火警电话119),并积极投入扑救。单位接到火灾报警后,应及时组织力量,配合消防机关进行扑救。
五、信息报告程序
6
办公区域及生产现场发现火情后,第一时间报告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或119报告,公司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程序为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报警系统。
报警网络:
作业人员发现问题
安保部应急组织
作业队长、调度
组员
应急总指挥
指挥部办公室
副总指挥
外援组织
现场救援、解决问题
⑴ 电话报警:利用值班电话向上级机构及消防部门报警;
⑵ 警报器、喊话器报警、人员喊话等手段告知现场人员撤离;
⑶ 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为现场值班电话、发现人手机,外部救援电话为119,人员受伤急救电话120。
⑴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简要经过、人员伤亡;
⑵事故发生单位名称,事故现场项目负责人姓名;
⑶工程项目和事故险情发展事态、控制情况,紧急抢险救援情况;
⑷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分析;
⑸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7
内部应急预案启动的同时,由应急总指挥确定是否启动外部应急报警系统,向已经确定的施工场区外部单位、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求援。
六、应急处置
(一)响应分级
根据国家现行火灾统计方法,按照每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产直接损失金额,分为以下三类:
特大火灾:死亡人数10人以上(含10,下同),重伤20人以上或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烧毁财物直接损失50万元以上。
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或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户30户以上;烧毁财物直接损失5万元以上;
一般火灾: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况的燃烧事故为一般火灾。
特大、重大火灾报告集团公司启动集团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一般火灾由公司启动该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二)响应程序
根据基层负责人提供的有关火情,人员情况,应急救援资源配置情况,立即分析确定报警级别,指挥协调应急行动。根据现场应急控制情况,确定升高或降低警报级别,决定请求外部援助和应急撤离。
现场消防队(由生产现场职工、劳务工组成)接到报告,立即到达火灾现场,在消防队长指挥下,首先切断火灾现场电源、煤(燃)气,有条不紊地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扑救,接到应急总指挥下达的撤离命令时,立即撤离现场。
资源调配包括人力资源响应和物资资源响应,应急措施启动后,人力管理部、物资管理部根据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组织周边及其他内部人力资源,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应急救援。
9
应急救援过程中,按照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消防人员及时撤离重火灾地点,各应急职能部门按照预案的分工,及时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隔离、疏散场区外居民撤出危险地带,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工作,对重伤人员转移至医疗机构就医。
应急行动中,火势开始蔓延扩大,不能马上扑灭情况下,由现场最高领导者下达扩大应急救援级别并报上级及消防主管部门。
(三)处置措施
人员营救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控制发生危险源
保护、封锁现场(铁路、公路有影响的还要及时封闭),扩大应急通知项目部有关人员,报告当地政府协调
及时抢险、救援,开通铁路、公路等道路交通
清理现场善后处理
恢复生产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必要时扩大应急
,视火情的严重情况进行以下操作:
(1)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立即进行扑灭。
(2)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应组织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并向现场管理者汇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