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36例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分阶段护理的护理体会
 
 
-1752(2017)07-0328-02
酒精属于精神活性物质,长期大量滥用可以导致精神病性症状的发生,不仅可以出现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 
 
36例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分阶段护理的护理体会
 
 
-1752(2017)07-0328-02
酒精属于精神活性物质,长期大量滥用可以导致精神病性症状的发生,不仅可以出现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也可以出现情感淡漠、精神退缩、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有研究报道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存在广泛的人格偏离[1]。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是长期过度饮酒所致,是一种难以根治、复发率极高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采取分阶段护理,给予患者正确合理的护理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老年精神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共计36例,均为男性,年龄28~62岁,平均(40±)岁,饮酒史
10~32年,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10版》(ICD-10)的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和行为障碍,表现为因幻觉、妄想导致情绪高涨,猜疑等症状,或伴情绪低落抑郁症状,同时伴有行为紊乱,如胡言乱语、夜间眠差,打人、砸东西等。
36例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中,不同症状的表现及出现时间,具体见表。
根据表1结果显示,患者精神症状及戒断症状的出现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如入院的1-4天,多表现焦虑不安、行为紊乱、震颤等症状,为急性表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相关症状基本消失,进入过渡阶段,表现为幻觉、易激惹,行为紊乱等,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加强病房安全管理,预防意外发生;患者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治疗,躯体症状趋于稳定,此期患者多表现为抑郁症状,担心出院后易复饮等。我们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针对性的进行分阶段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的症状演变情况划分为急性期、过渡期、康复期。
、安全、便于观察的房间内,严格执行精神科安全检查与管理制度;每天督促或协助患者料理个人卫生,防止肺部感染;加强患者饮食护理,由于患者长期饮酒,胃肠功能紊乱,多伴有营养不
良,进食差或不能进食者,遵医嘱予静脉补充营养,必要时鼻饲饮食[2],保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
,又有躯体依赖,入院后突然减少或停饮,极易出现戒断反应,包括震颤、焦虑、烦躁、情绪低落、意识障碍,大声叫喊,血压升高,大汗,失眠等。严重者可发生震颤性谵妄,甚至出现昏迷等。表1显示患者1-4天的症状,大多表现如此。病情严重者、设专人护理,注意观察有无其他躯体并发症发生,配合医生用药,减轻患者痛苦。当患者出现震颤、谵妄时要保证患者的安全,防止病人摔倒。对存在消极观念自杀、自伤行为倾向者,对行为异常,冲动、易激惹患者,应加强监护,床头交班,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以免发生意外;注意危险物品的保管,必要时遵医嘱予保护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