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一、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简介
目前,车用电池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以及燃料
电池。铅酸电池已非常成熟,在电动自行车领域得到了大范围运用, 镍氢电池刚进入成熟期,锂电池现也已进入产业化阶段,由于锂电接近;组建电动汽车 示范车队,在北京市开展“一线一区”两种模式示范运行。目前,北 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已经完成了北京理工科凌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密云电动车辆产业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初步形成了关键技术的研发能 力和产业化配套能力。
著名电池制造商比亚迪在动力电池方面的研究成果一直处于世
界的前沿,该公司最新研发的车用产品的充电时间已缩短到8〜9小
时,最高续驶里程可达450〜50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20〜180公
里/小时,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小于13秒。2006年7月,
比亚迪为加速纯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步伐,推出一款全新技术的电动轿 车——
F3e。这款车基于F3平台而开发,装载比亚迪在全球首家推 出的技术“铁”动力电池“ET-power”,一次充电能够行使350km, 单次充电时间22分钟。“ET-power”是以比亚迪在电池领域里的最 新发明“铁电池”为核心技术支持的纯电动汽车动力体系。(注:E表 示环保和电力 environment 和 electric 的首字母, T 则表示技术 technology, power 则表示动力和能量)同时,比亚迪计划首批 200 台纯电动出租车于 2007 年投入示范性商业运营。目前比亚迪已经在 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四大基地完成了内部实验性电动汽车充电 站的建设,计划先在企业内部进入“电动汽车”时代。
万向集团公司从 1999 年开始涉足电动汽车领域,目前已经研制 出了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公交车,运行总里程已经超过了 15 万公 里。其纯电动轿车最高时速为 126 公里,经济时速下最大续驶里程 为 380 公里,百公里平均耗电量为 11 千瓦时;纯电动公交车最高 时速为 90 公里,经济时速下的最大续驶里程为 280 公里,百公里 平均耗电量为 70 千瓦时,充电方式采用设置换电站快速更换电池组 方式。 2006 年 4月,万向集团公司研制的锂离子电池驱动纯电动汽 车在杭州开始示范运行。
三、我国车用锂电池行业发展有利条件 大力发展新能源车是降低我国原油进口依赖的战略性举措。我国 原油进口量从 2001 年的 6025 万吨上升到 2008 年的 亿吨, 年进口均速达 %,原油对外存度由 24%上升到 48%。原油的表观 消费量从 2001 年的 亿吨上升到 亿吨,年均增长 %。 我国原油消费中,60%左右用于交通用油。如何降低交通用油量,大 规模应用清洁能源汽车,是国家构建节能社会,减轻对原油进口依赖 的战略举措。
推动动力锂电池系统产业发展,还可以有以下三方面意义。
1、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将高污 染的铅酸电池产业人为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是我国迅速成果最大动 力电池生产国的主要原因。推动发展动力锂电池,并逐步取代污染严 重的铅酸电池,可推动建立我国新型绿色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
虽然在前一阶段我国在大容量新型绿色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上处 于国际领先地位,为实现我国绿色动力电池大国奠定了基础,但若不 能快速解决进入产业化发展新阶段后的新挑战,在美国、日本等发达 国家强力支持下,很有可能失去已有的优势。
2、动力锂电池系统是一个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新型充电系统、 新型用电系统的高技术集成系统,动力锂电池系统集成可以促生出包 括新型充电系统、新型用电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维护管理系统 等新型产业,促进产业整体优化升级。
3、我国电动汽车已经被列为中长期发展战略重点项目。电动汽 车的发展进程,直接取决于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进程。推动动力锂电 池产业发展,可以有效推动电动汽车和基础设施的发展。
鉴于推动动力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可带动和促进一个庞大的绿色 产业集群的迅速崛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国家出台各项支持政策, 重点加以扶持。在国家科技项目的重点支持下,我国动力锂电池关键 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已经取得重大进展。虽然小容量功率型动力 锂电池技术和产品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大容量动力锂电池产 业发展已经处于。单体动力电池的特性,已经具备推广 应用的条件。动力锂电池产业已经进入到产业化建设和推广应用的关 键阶段。动力锂电池产业化进程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前一个阶段,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动力锂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 和产品研究上。动力锂电池成组应用技术和设备研究没有引起应有的 重视,致使动力锂电池成组应用技术和产品研究严重落后于电池技术 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