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九章全球环境问题
酸雨
(包括雨、雪、霜、雾、露、雹、霰)的总称。。
酸雨里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通常臭氧层空洞曾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大限度,面积比北美洲还要大。
b 紫外线的危害
臭氧层遭破坏会造成紫外线辐射增强,增加人类患皮肤癌、白内障的机会,并且会对植物、藻类、食物链及全球生态系统造成致命的破坏。
据EPA发布的剂量-反应联系显示,UVB辐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会分别增加1到2个百分点,黑素瘤皮肤癌的增加接近1个百分点,。
c 应对策略
蒙特利尔议定书
1987年9月, “保护臭氧层公约关于含氯氟烃议定书全权代表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36个国家、10个国际组织的140名代表和观察员,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9月16日,24个国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简称《议定书 》)。
中国政府认为这个《议定书》没有体现出发达国家是排放CFCs造成臭氧层耗减的主要责任者,对发展中,所以当时没有签定这个议定书。
蒙特利尔议定书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要求下,《蒙特利尔议定书》在1990年6月召开的第二次缔约方大会上进行了修正,形成了《伦敦修正案》。《伦敦修正案》确定了建立基金机制,以及确保国家间的技术转让在最优惠的条件下进行的原则。
由于《伦敦修正案》基本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包括印度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都纷纷表示加入修订后的《议定书》。1991年6月14日,中国政府驻联合国代表将加入修正后《议定书》的文件交给联合国秘书长。《蒙特利尔议定书》修正案自1992年8月10日开始对我国生效。
蒙特利尔议定书
按照《议定书》要求,中国应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完全停止氯氟烃(即CFCs)和哈龙两大类主要ODS的生产和使用。为了表示中国保护臭氧层的决心,中国政府毅然决定加速CFCs和哈龙的淘汰,将这一日期提前到2007年7月1日。
现实问题
美国公司一直是氯氟烃(即CFCs)替代品开发的领导者
管制政策导致了该行业的超额利润
拍卖CFCs的生产权
向CFCs的生产商收税
即便《蒙特利尔议定书》得以有效执行,从而减少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使用和排放,那些已被排放到大气层中的化学品的寿命却很长,这就意味着在未来许多年中臭氧消耗现象仍将持续下去。
根据澳大利亚科学家乐观的预测,如果《蒙特利尔议定书》继续得以有效实施,用以保护地球的臭氧屏障将于不久的将来开始复原,并将于2050年前完全复原。这是一个可喜的估计,也是一个及时的鼓励。
全球变暖
a 自然问题
b 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c 科学的不确定性和人类的选择
d 全球对策
a 自然问题
气候变化是一个最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70年代,科学家把气候变暖作为一个全球环境问题提了出来。有时也被称为“温室效应”。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温度的显著变暖。几乎所有的温度观测记录分析都表明,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90年代,℃,℃/100年,北半球的气温升高趋势为1000年来所罕见,气温的上升在多数情况下均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升高有关。
20世纪90年代是有史以来最热的10年,1998年成了历史上最热的年份。气候的变暖造成世界上许多的冰川消融,甚至消失。
全球变暖
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平均也上升了15厘米,比公元前10世纪以来每百年海平面平均上升幅度高出了近9倍,其中一半估计是由于海水的热力膨胀造成的,另一半是由于冰雪溶化造成的,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卫星观测表明,北半球春季和夏季的雪盖面积,从1987年以来已经减少了10%。这些间接的证据也都说明了20世纪气候在变暖。
气体
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比例
主要来源
CO2
55
化石燃料的燃烧、水泥生产、森林砍伐
CH4
18
垃圾掩埋、稻田、
牲畜
N2O
6
化肥、生物燃烧、化石燃料燃烧
其他(CO、NOX)
21
多种
主要温室气体及其主要来源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温变化
15个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
序号
国家
二氧化碳排放量
(百万吨)
人均排放量
(吨)
1
美国
4881
2
中国
2668
3
俄罗斯
2103
4
日本
1093
5
德国
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