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当前临床应用的肌松药
1、演变过程
2、肌松药分类
阻滞性质
失效
化学结构
第一页,共四十页。
1、1942年 开创麻醉新纪元
2、1982年 中时效肌松药应用于临床
(1)2热
5、肌强直、咬肌僵硬
第八页,共四十页。
1、上运动精神元损伤
闭合性颅脑外伤、卒中、脑炎、严重帕金森氏病
2、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脊髓损伤
3、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
4、多元神经病、长期运动障碍、肌病
5、休克
6、烧伤、大面积创伤
7、严重腹腔感染、破伤风
第九页,共四十页。
琥珀胆碱的作用机制
神经肌肉接头模式图
第十页,共四十页。
持续去极化作用对兴奋传递影响
去极化过程中街头旁区钠离子通道活性变化模式图。 A:电压依赖性闸门; B:时间依赖性闸门。 激活态:去极化初始时; 失活态:持续去极化时
第十一页,共四十页。
去神经支配后神经肌肉接头受体变化
1、数量 增加
2、受体种类(不成熟型和神经元型AchR)
3、分布 接头后膜至整个肌纤维膜
第十二页,共四十页。
乙酰胆碱受体示意图
第十三页,共四十页。
不同生理病理情况下,肌纤维膜乙酰胆碱受体亚型分布的变化示意图。
第十四页,共四十页。
三、国内最近应用的新肌松药
1、罗库溴铵
2、顺式阿曲库铵
3、美维库铵
第十五页,共四十页。
一、决定起效因素
与强度关系
与结构关系
血浆/靶浓度之间平衡
二、缩短起效
加大药量
预给药法
研究新肌松药
第十六页,共四十页。
去极化肌松药和非去极化肌松药复合
两种非去极化肌松药复合
同时复合(化学结构)
前后复合(消除)
第十七页,共四十页。
甾类单季铵
非去极化
起效快
强度弱
中时效
第十八页,共四十页。
为维库溴铵1/6
ED95 (成人,拇内收肌)
(儿童)
第十九页,共四十页。
2ED95起效1-2分钟(拇内收肌)
比维库溴铵,
维库溴铵6-8ED95起效与罗库溴铵2ED95一样,但该药量的时效维库溴铵208分钟,罗库溴铵40分钟。
罗库溴铵起效60-180秒,喉肌和拇内收肌起效一样,但对喉肌作用弱
罗库溴铵,喉肌起效不及Scc
第二十页,共四十页。
2ED95临床时效24-43分钟,恢复指数9-10分钟, 47-72分钟
静滴维持95%肌松的量
10ug/kg/min(静脉麻醉)
6 ug/kg/min(吸入麻醉)
2小时停药,恢复指数罗库溴铵20分钟,维库溴铵26分钟
3. 单次给药后恢复时间肝衰和肾衰老年人均较成人延长,婴儿比儿童长。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页。
/kg6次未出现蓄积,而维库溴铵4次出现蓄积
静滴维持36小时出现恢复时间延长,要加强监测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页。
取代Scc,2ED95
60sec内插管不及Scc
提高效果,合用异丙酚、氯胺酮、芬太尼较硫喷妥钠好
3-4ED95()()
困难气道,饱胃,返流误吸的选用要认真观察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页。
安全性
迷走阻滞/肌松 5(R),41(V)
植物神经阻滞/肌松 85(R) >100(V)
2ED95无MAP变化,而HR轻度增加
3ED95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
组胺释放不明显,安全阈高(3-4ED95)
注射部位疼痛(清醒痛,诱导时肢体颤动)(利多卡因10-30mg iv 芬太尼 2ug/kg)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页。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相同,但没有3-OH代谢产物
主要由肝脏排出
24小时经尿排出33%
分布容积200ml/kg
血浆清除率4-5mg/kg/min
肝肾功能不好可延长时效降低清除率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页。
顺式阿曲库铵
苄异喹啉类
非去极化
中时效
阿曲库铵药液中15%为顺式阿曲库铵
强度强,起效慢
组胺释放显著少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页。
强度是阿曲库铵的4-5倍
ED95(-,)
起效阿曲库铵2ED95 ± , ±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页。
增加药量
2ED95 ±
4ED95 ±
8ED95 ±
预给药
1/10总药量5分钟后给予9/10总药量
2ED95 ±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页。
2ED95 2分钟优良率
A 95% Cis67%
加大Cis剂量2分钟优良率
3ED95(80-90%)4ED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