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申能股份2013年第三季度报告pdf.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申能股份2013年第三季度报告pdf.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7/4/3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申能股份2013年第三季度报告pdf.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申能股份 2013 年第三季度报告 pdf 申能股份投资分析报告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申能股份注: P6,GDP 与上证指数关系图; P8, 电力行业现状; P15, 公司分析; P16 ,财务分析申能股份投资分析报告摘要: 申能股份是集电力、石油天然气、金融产业于一体的投资经营型公司。公司作为电力行业的大盘股之一,是上证 180 指数的成份股。同样,申能股份是上海地区电力行业的支柱企业之一,有着区域垄断的优势。在稳步发展电力生产并以天然气生产输送为未来增长点的经营策略下,公司未来有广阔的成长空间。申能股份传统的投资领域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能源产业, 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我国电力只能说是低层次上的总量平衡,结构上的不平衡十分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稳步高速发展,电力需求也会相应提高,如上海市目前电力年缺口在 76 亿千瓦时左右, 该缺口还在逐渐扩大, 在未来 5 年内电力需求年增长率平均将在 8% 以上, 这也决定了上海市电力工业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正在推行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改革, 目的在于打破电力行业的垄断局面, 改变传统的电价形成机制,提高行业的效率;但考虑到目前电价可下降的幅度不大, 改革在短期内对整个电力行业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中国加入 WTO 以后,电力行业仍然受到保护,属于禁止外商投资的领域,这一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天然气是高效环保的新能源,天然气行业发展得到政府的支持, 也是上海能源结构调整的主流方向, 在西气东输的大背景下,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地域独占性和资本高效率是申能股份竞争优势的基础。在电力行业,申能股份的优势在于其机组规模、电价水平和运行效率;而在天然气行业,申能股份的优势在于自然垄断经营、市场化销售和政策扶持。成立十余年来, 申能股份根据有关法律规章, 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大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都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规范运作。一、我国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态势分析 1 .我国宏观经济周期分析: 所谓“经济周期波动”, 是指经济在适度增长区间内保持较长时间的平稳增长和轻微波动,使经济周期由过去那种起伏剧烈、峰谷落差极大的波动轨迹,转变为起伏平缓、峰谷落差较小的波动轨迹。总的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一种新态势: 峰位降低、谷位上升、波幅缩小。 2002 年, 经济增长率回升到 % ,开始进入新一轮周期。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经济增长率均为 % 。这样,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了三年 % 的适度高位平稳增长,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从未有过的。克服经济的大幅起落,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是人们一直所盼望的。经济周期一般可划分为收缩和扩张两个阶段, 波峰和波谷是周期的转折点; 或者划分为繁荣、衰退或危机、萧条、复苏 4 个阶段。如果经济位于周期的繁荣阶段, 说明当前经济形势很好, 但要预防经济过热; 如果经济位于周期的萧条阶段, 说明当前经济不景气, 政府必须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 2 、宏观经济指标分析: (1) 宏观经济是影响证券市场的最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 股票价格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升降而涨落。从 1998 至 2011 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 证券市场也在不断发展, 申能股份从 1993 年4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始,总资产从 93年 592, 上涨至 2011 年的 亿,净资产从 亿上涨到 亿元, 每股收益从每股 上涨至 . 截至 2011 年末, 公司总资产为 亿元, 是上市初的 6倍;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 亿元, 是上市初的 5 倍。(2)在 08 年的危机中, 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在申能股份中,可以看出由于经济危机,使得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和每股收益急剧下滑。(3) 货币供应量: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的多少还与国际收支状况有关,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反映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证券价格走势与货币供应量成正比。近几年我国国际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使得我国货币量增加,人们对股票的需求也会增加。(4) 2001 年初银行信贷的增长率曾不足 5%, 但很快地信贷增长率又跃增到 15% 以上的水平; 进入 2003 年之后, 信贷的增长率便稳步上升,到 2003 年 11 月份, 银行信贷的增长率曾一度超过了 22% 。在宏观紧缩政策银监会的风险监管以及行政干预下, 银行信贷的增长率一路下泻。在银行信贷增长率持续下降的同时, 自 2004 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