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血液透析室的消毒管理详解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六十八页。
(优选)血液透析室的消毒管理
第二页,共六十八页。
:
病人对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下降(如切口处100个金葡菌即可引起感染,而皮内注射物品的消毒要求有一定的区别,例如内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严格消毒。
3、凡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效消毒法,或清洁处理即可。但,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时,必须针对被污染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第十五页,共六十八页。
二、根据物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选取消毒,灭菌方法和使用剂量
1、对受到致病性芽孢菌和真菌孢子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效消毒法
2、对受到致病性细菌和繁殖体,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效以上消毒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效或低效消毒法。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因子的使用剂量。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处理剂量和延长消毒时间。
第十六页,共六十八页。
三、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
选择消毒方法时要考虑:
一、消毒物品不受损坏,
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
1、耐高温,耐湿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
2、怕热,忌湿物品,应选取甲醛或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灭菌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腐蚀性小的化学剂。
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
5、光滑表面应选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应采用喷雾消毒。
第十七页,共六十八页。
为保证消毒与灭菌效果应掌握以下处理原则
1、要求购进合格的器材和药品,
2、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
3、保证消毒与灭菌的处理剂量,
4、注意影响效果的因素,
5、加强效果的监测
6、防止消毒与灭菌物品和容器的再污染
第十八页,共六十八页。
消毒药械购置严格把关
医院消毒药品、消毒器械的采购和使用要协调科室、层层把关,保证使用产品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第十九页,共六十八页。
消毒器械和消毒剂的购置 使用要注意如下问题:
(1)索证,要明确产品有卫生部的卫生许可批件。
(2)供货商的资质评估。
(3)产品售后服务,使用中维护保养。
(4)产品的消毒效果报告。
第二十页,共六十八页。
消毒产品索证管理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消毒管理办法》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第二十一页,共六十八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第二十二页,共六十八页。
《消毒管理办法》
  第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第二十三页,共六十八页。
《消毒管理办法》
第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二十四页,共六十八页。
《消毒管理办法》
第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购进消毒产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八页。
第二十二条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格式为:
(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消证字(发证年份)第XXXX号。
    
  第二十三条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四年,每年复核一次。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满前三个月,生产企业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卫生许可证。经审查符合要求的,换发新证。新证延用原卫生许可证编号。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八页。
第二十八条
生产消毒剂、消毒器械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取得卫生部颁发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
第二十七页,共六十八页。
透析室的消毒
第二十八页,共六十八页。
室内空气消毒
层流通风处理;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臭氧消毒;
紫外线消毒;
过氧乙酸熏蒸、过氧化氢喷雾;不宜用甲醛熏蒸消毒空气。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八页。
(1)病房的空气消毒就是通风,病人离开时作终末消毒用紫外线或含氯消毒剂喷雾,但有人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只作物体表面的擦拭。
(2)各诊室的空气消毒:如果诊室没有传染病人来过,只作擦拭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每天要下班时作彻底的清洁,台面擦拭后喷雾含氯消毒剂后紫外线照射1小时后关闭门窗,第二天只作清洁不用消毒。
空气消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