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江苏苏州甪直古镇导游词
欢送各位来到甪直古镇观光巡游。)U直古镇位于苏州东南约25公里处。古镇四周湖泊众多,河网密布,古镇上“小桥,流水,人家”到处可见。因此,可以说直是—个典型的“水乡泽国手。1956年,天王殿被列为江苏省文物爱护单位。
天王殿庭院北面,就是在大雄宝殿遗址上建立起来的古物馆。院中有古寺的两件镇寺之宝。立于西侧的是一青石经幢,它原立于天王殿前东侧蟠竿夹石旁,用以驱邪降魔。经幢和夹石均为北宋遗物。其实经幢是从唐代起先出现的一种佛教石刻,一般由盖、柱、座三局部组成。柱体上刻有佛像、佛名或经咒。现存青石经幢上的字迹已看不清晰了。在庭院东侧有一只铁钟,高约1.5米,直径1米,此钟铸于明末清初。钟上铸有“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祥瑞语。
古物馆中有的塑壁罗汉。馆前廊檐下有厂引任先生所题写的“保圣寺古物馆”匾额。古物馆门楣部上的“九罗汉圣迹”为中心美术学院教授张汀所书,:据《吴郡甫里志》记载,原大雄宝殿建于;1013年北宋年间,殿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像和十八尊罗汉,系唐代杨惠之所摹到之处。杨惠之是唐代吴县人,是与唐代“画圣”吴通广齐名的“塑圣”。由于泥塑作品不象石刻木雕那样简单保存,所以杨惠之的真迹作品千年不巧,实属不易。
1918年,史学家顾颉刚应叶圣陶、王伯祥之邀来宾游保圣寺,一堂保存根本完好的唐代圣手之作引起了史学家的留意。到1922年,顾颉刚发觉罗汉部委员塑像紧要受损兵折将,急待爱护,于是四处奔跑呼吁,要抢救“一千一百零一年前的艺术品”。后来在胡适、蔡元培先生的关怀和倡议下,成立了“保存用直唐塑委员会”,集资并邀请了徐悲鸿、刘海粟、江小鹳、滑田友等的画家和雕塑家来考察探究,拟订保存方案。鉴于原大雄宝殿已倒塌,于是确定在殿址上建立一座古物馆来保存这批宝贵的艺术遗存。
古物馆开工于1930年秋,于1932年秋落成。古物馆原为平顶的罗马式红砖建筑,由于平顶简单积水,五十年头初发觉屋顶漏水,于是对古物馆进展了修整,改平顶为坡顶。改成坡顶后,虽能泻水,但与寺庙整体建筑不协调。于是11017年再次对其进展改造,将屋顶改为歇山单檐式。
进人古物馆,迎面可以看到一堂座北朝南的塑壁罗汉。罗汉塑像,在很多寺庙都能见到,或为五百罗汉,或为十八罗汉,但他们几乎都没有任何背景衬托,而着这里那么不同。塑壁上除了九尊罗汉塑像外,有山石、云朵和浪花,给人一种如临海上仙山和洞天福地的感觉,九尊罗汉塑像,除两尊像在探讨佛经外,其余均分散而坐,且形态、表情各异,给人以特别形象、逼真和自然的感觉,使整个图案少了一点宗教气息,添了几分人间的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