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金融学总目2.ppt

格式:ppt   大小:3,214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融学总目2.ppt

上传人:核辐射 2022/5/29 文件大小:3.1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融学总目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融学总目2
第二章 信 用
第二节 高 利 贷
8
第二章第二节 高利贷 高利贷的特点
1. 极高的利率是界定高利贷的基本特征。它广泛存在于古代;
2. 现今,在最发达的国度中也并未销声匿迹。
金融部门。
15
第二章第三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 信用关系中的个人
1. 把所有的个人作为一个整体,几乎在任何国家中,通常是大多数年份盈余,从而是货币的主要贷出者。
2. 个人货币收入与个人可支配货币收入。
3. 可支配货币收入分割为消费与储蓄的规律: “预算约束”与“跨时预算约束”。
16
第二章第三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 信用关系中的其他经济行为主体
1. 信用关系中的企业:资金融入者;
2. 信用关系中的政府:一般是货币资金的需求者;
3. 国外部门——盈余赤字互见;
:作为媒介的,它们有自身的经营收支,或盈余、或赤字。但作为金融媒介,它们还有资金聚集和运用的债权债务对比;这是调剂资金功能的反映。
17
第二章第三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 资金流量分析
1. 从货币收支的盈余或赤字的角度建立分部门的数量模型,并据以进行统计分析。
2. 模型依据的恒等式:
Y = C + I + X-M
18
第二章第三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 资金流量分析
3. 资金流量模型:
19
第二章 信 用
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20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信用是借贷资本的运动形态
1. 借贷资本,是指处于借贷关系中的货币资本。
2. 他首先是资本;但与用于生产、流通、服务的实际资本有别:他并不参与实体资本的运作过程,但有收入——“利息”。好像货币与生俱来有一种自我增殖的天然属性,就如同树能自己结出果实一样。关于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3. 在《金融学》的领域中,对借贷资本的分析,是从运行机制的角度考察借贷资本与实际资本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21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商业信用
1. 典型的商业信用,是作为卖主的企业以赊销方式对作为买主的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2. 在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和借贷:就买卖行为来说,在发生商业信用之际已经完结,就与通常的现款买卖一样;而在此之后,它们之间只存在一定货币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
3. 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联系形式;与交易相伴而生的商业信用,必然是基本的信用形式。
22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商业票据
1. 本票与汇票——期限不超过1年。
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承兑”方才有效;
2. 票据的“无因性(抽象性……)”和“不可争辩性”。
3. 商业信用在中国。
23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
1. 由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作为媒介的信用;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
2. 商业信用的发展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而商业票据贴现和抵押贷款,则是银行发展过程中首先扩展的主要业务。
24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
3. 票据贴现:
直接支持商业信用中的卖主,间接支持商业信用中的买主。
4. 银行承兑票据:
直接支持商业信用中的买主,间接支持商业信用中的卖主。
25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银行券
1. 银行家的票据。
2. “可兑现”。
3. 银行券与纸币的相互转化。
1914年
26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国家信用
1. 国家从国内以借入方式筹款是内债;从国外以借入方式筹款是外债。
2. 在国家信用中,中国的统治者对百姓——特别是对农耕贷放,是持续几千年的国家理财政策,极具特点。
3. 在现代经济中,要求“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观点。
4. 国债的规模允许有多大,这是一个需要专门讨论的问题。
27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消费信用
1. 现代的消费信用是与商品,特别是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 放在现代经济背景上考察,消费信用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如果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则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促成虚假繁荣。
3. 现代经济的发展,不能没有消费信用。
28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国际信用的形式
1. 国外商业性借贷。
2. 国外直接投资:
国外的直接投资,不完全等同于简单借贷,但投资一旦跨出国界,立即构成国与国之间债权债务总体的一部分。
29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