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闾丘露薇道歉信.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闾丘露薇道歉信.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7/4/17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闾丘露薇道歉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闾丘露薇道歉信篇一:闾丘露薇道歉信闾丘露薇: 知道自己是谁, 知道自己要怎么活来源:《职场》时间: 2012-07-02 17:14 作者:王舒婧字体:大中小她工作起来胆色过人、行事严谨、注重规则, 甚至咄咄逼人; 但工作之外,她只是一个眼睛明亮, 笑容温婉略带羞涩, 言辞透着上海人特有的吴侬细软, 让人觉得有些柔弱质地的女子。闾丘露薇身上有一种极其简单的复杂性。她因“战地报道”而得名,经常顾不得形象地,像个“爷们儿”一样出入那些充满了危险和脏乱差的地方; 但与此同时,她骨子里是个典型的上海女子,对美万般挑剔,坦言“搭配衣服可能是自己花最多的时间来做的事情”,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她会在小学二年级,上海刚流行烫头时就怂恿父亲让她去烫了个卷发,以及会在上大学时在班里第一个戴“金项链”。她幼年最大的理想是做记者, 而且也有足够的学习背景和能力支持她将这一理想一步到位; 然而却因自己的选择让理想绕了一大圈才照进现实, 从深圳到香港,从摆地摊到电视台记者,兜兜转转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不过她坚信过往经历可以让她做个更到位的记者。她工作起来胆色过人、行事严谨、注重规则,甚至咄咄逼人; 但工作之外,她只是一个眼睛明亮, 笑容温婉略带羞涩, 言辞透着上海人特有的吴侬细软, 让人觉得有些柔弱质地的女子。她自小父母离异, 感情归属上难免有一种不完整的缺失; 但并不影响她坚信爱情,直到现在,她还会说“只要自己爱得纯粹,不在乎时间长短,也不在乎厮守或离开。”她内心有着岁月如何也磨砺不掉的,属于年轻人才有的棱角和个性; 但同时, 她又充满善意的包容着眼前这个世界。就像她总在针砭这个社会的“坏”,但提及的目的,只是希望自己的言论能推动它变得更“好”。她说自己这些年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她说自己跟过去比,最大的变化是,不再只看到个人的自我成长,而是学会了把自己放在社会里面。 2001 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就在人人避之不及的战争面前,大众在新闻里看到了一个娇小的女性站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硝烟弥漫的废墟中做现场报道的画面,从那时起,很多人记住了闾丘露薇这个名字,她作为全球首位进驻阿富汗战争腹地做报道的华人女记者而被人们熟知。 2003 年, 伊拉克战争爆发, 美军轰炸巴格达, 人们又一次在战火纷飞的镜头前看到了这位女性在巴格达市区进行战地报道,闾丘露薇又成为了那一年前往战争现场的唯一一位华人女记者。 2011 年, 利比亚内战。枪林弹雨中, 她深入利比亚采访长达 36 天,除了报道之外,还采访了游行的民众以及当地处于战争情势中的司机、记者、翻译、士兵、学生、酒店服务生, 写出长达十几万字的日记。以上是属于闾丘露薇“标签式”的经历。“战地报道”某种程度上成了大众知晓或提及“闾丘露薇”这四个字的主要原因,她的名字似乎总与“流弹”、“炮火”、“硝烟”、“动乱”、“内战”这样的词汇联结在一起。早在 2001 年闾丘露薇从阿富汗归来时, 一个美国朋友就对她讲,“你现在是中国的 christiane amanpour 了。” n 的一位女记者,曾因报道海湾战争而出名。而且由于屡次出入战地,她的安危甚至得到胡锦涛曾对她说,“看你去伊拉克采访, 既为你的精神打动, 又确实很为你担心”,末了还送给她两句话, “事业要追求, 安全也要保证。”而前国家总理朱镕基更是当面赞她,“你很了不起,我佩服你。”面对这些赞誉,她表现得有些过于平常,“我自己非常清楚,之所以会出名,或者引起别人的关注,这是因为在很多人眼中,战争报道应该是男人的工作。所以每次别人在我工作中过分强调我的性别时,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应,甚至有点沮丧。因为决定一个记者好坏的, 从来都不是性别, 而是专业精神和能力。”她说。抛开闾丘露薇身上“战地玫瑰”这个最大的金字招牌不谈,事实上,但凡我们能想象到的绝大多数重大新闻事件现场都有她的影子:比如 2003 年非典的重灾区北京;2004 年印尼海啸受灾最严重的亚齐;2008 年“5· 12 大地震”的震中汶川, 以及 2011 年遭受 9 级地震、海啸以及核泄漏, 几近摧毁的日本仙台?? 她总是站在第一现场。闾丘露薇 1995 年入行, 迄今已做了 17 年记者。她说自己的“职业偶像是日本电视剧《新闻女郎》里面铃木保奈美演的那个角色。发生了交通事故,死者是她丈夫,她也能把它播下来,我觉得这是很职业的状态。这不单纯是一份工作,这么多年来我确认它是我非常喜爱的东西,因此格外珍惜,我希望自己对得起这份职业。”工作态, 决定工作的未来闾丘露薇之所以能成长为今天的闾丘露薇,也许最大的原因只有一个:“工作有态度。”她有今天的成绩,未必是因为具备文字或采访方面的天分——最初入行时跑财经新闻, 她连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