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一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初一音乐教学工作安排 篇1
一、 教学目的
1、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教化和活泼乐观心情、集体主义精神的培育渗透到音乐教化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育渗透到音色教化中,启迪才智,培育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看法,使学生成为有志向,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驾驭教材规定的简洁的乐理学问和音乐技能,驾驭简洁的视谱实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七、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1、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是实现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在不同的几个班上不同的一课时,老师就对每个班的教学环节和侧重点做了不同的调整。对乐感较好、表现力的较强的班加强了学生对唱曲情感的处理;对于好动、学习爱好浓的班级增加了画旋律线的嬉戏环节;对于乐感稍弱、接受较慢的班级则实行了“三拍子组词”、“红星评比”等的嬉戏激励环节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加音乐活动的主动性。总之,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需从学生动身,从教学目标入手,这样才能为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供应良好的前提条件。
2、主动的创设课堂情境。
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我校“有效教学”模式研讨活动的探讨中,我们依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出不同的课堂引入形式——故事引入、嬉戏引入、 场景引入等。这些情景引入形式都将给我们的音乐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情境的创设还可以依据课堂的详细状况通过以下方面进行深化和发展:
(1)通过让学生视察生活、视察插图、视察荧屏自主深化课堂学习。
(2)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观赏音乐后说感受、给音乐取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
(3)有效组织,高效参加,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结合表演创作、歌曲创作、节奏创作、绘画创作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
(4)敏捷的运用课堂语言。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驾驭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亲密关系,须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爱好。
(5)充分的利用课堂评价。任何的评价都不是随意的,从课改之前的吝啬赞美到课改之后到处泛滥的“你真棒!”老师们对课堂评价产生了很多误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我们也发觉课堂的评价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了,老师对如何运用好课堂评价也有了自己的妙招。
八、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初一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育学生的爱好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相互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变更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意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其次课堂,本学期安排以训练歌颂技巧为主,培育学生的表演实力。
5、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6、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7、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8、通过嬉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建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建
九、详细支配:
第一单元 难忘岁月3 课时
其次单元 非洲的灵感 3 课时
第三单元 长江两岸 3 课时
第四单元 乐海泛舟 3 课时
第五单元 轻歌曼舞 3 课时
第六单元 春之声 3 课时
初一音乐教学工作安排 篇3
一、指导思想:
依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化方针,以人为本,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状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养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实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太正确。
三、教材分析
1、初一级,以唱歌为主,辅以观赏,分六个单元,其中复习考试2课时,机动1课时.
2、初二级,以观赏为主,辅以歌颂,分六个单元,其中复习考试2课时, 机动2课时。
四、教学目的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教化和活泼乐观心情、集体主义精神的培育渗透到音乐教化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特殊是针对农村孩子对音乐学问点的欠缺。需加以注意。
2、启迪才智、陶冶情操,培育审美情趣,使音乐在学生身上得到健康发展。
3、培育学生对音乐的爱好爱好,驾驭浅显的音乐基础学问和简洁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相识简洁乐谱的实力。
4、了解我国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