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拇指班长15读后感有关红色书籍的读后感1500字
童年早已不甚遥远,但童年的琐事仍旧不为岁月的尘土掩盖,心灵深处,仍旧存在着那一份对童年的眷恋。印象中的鲁迅眉宇间透着一股超俗的刚毅,傲骨中散出“举世皆浊吾独清”的气度,阅罢《朝花拇指班长15读后感有关红色书籍的读后感1500字
童年早已不甚遥远,但童年的琐事仍旧不为岁月的尘土掩盖,心灵深处,仍旧存在着那一份对童年的眷恋。印象中的鲁迅眉宇间透着一股超俗的刚毅,傲骨中散出“举世皆浊吾独清”的气度,阅罢《朝花夕拾》,方知走下“神坛”的鲁迅,就像你、我、她同样也是个一般人。 她也曾是一种玩童。不错的,孩提时,谁能舍得跳出“玩”这个字眼呢?百草乐园贯穿了她的大半童年。也曾和那高大的皂荚树为伴,也曾幻想拔出人形的何首乌因此而弄坏了围墙,也曾摘了那紫色的桑葚攒成球。在夏夜里倾听油蛉的低吟,蟋蟀的弹奏;在冬日里搓着红红的小手,塑起雪罗汉。
哪怕是伏在菜花上的一只肥胖的黄蜂,哪怕是一片碧绿的菜畦,哪怕是墙角那如珊瑚珠般的覆盆子,也能让她着迷。惊异于鲁迅的一双慧眼,惊异于她的文笔细腻,也惊异和她的童年探险般的经历,却仍不失她那略带稚嫩、幼小的心灵。也难怪,在惜别百草园时,会发出那一声声涉及着无奈和留恋的“ade”的叹息。 然而,仅仅是对百草园的“探究”,是无法造就后来的大文豪的。于是,三味书屋中留下了她最初时稚嫩的童音。即便是那样威严的地方,在她的眼中,也同样能找到别样的情趣。“一种高而瘦的老人,须发所有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无法想象,就是这样一种古板的老人,却是鲁迅十分敬重的寿镜吾先生。那读到极好的文章,总是微笑起来,并且将头仰起,摇着,向背面拗过去,拗过去的动作却也十分有趣。不懂得,在私塾整日里念着“仁远乎哉”的日子是如何熬过去的,正午习字傍晚对课的生活又会是如何的枯燥无味?最起码,尚有去花坛折腊梅花的机会,最起码尚有在地上寻蝉蜕的,捉苍蝇喂蚂蚁的也许。再否则,就是描绣像的意外收获。然而,这看似有趣的生活,看似广泛的爱好果真是发自内心的吗?或许是对枯燥的私塾一种解脱吧,或许是潜意识里对封建腐朽的一种对抗吧,再或许,是对逝去童年的一种寄托和祭祀吧! 令人惊奇的是她的“启蒙教师”竟有一位目不识丁的连姓名也未曾知晓的女佣。她常切切察察地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还会竖起第二个手指,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这便是长妈妈了。在睡觉时摆成“大”字,诸多繁琐的规矩,这和百草园中那个讲叙“美女蛇”的神秘故事的长妈妈实在是不相称了。“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看似一般的一句话,话语中却又饱含着多少复杂的辛酸。一位大字不识的一般百姓,竟能对我无意间说的“山海经”一词念念不忘。从走进书店到成功买书,这期间又受了多少白眼,遭受了多少辛酸。很难想象,诺大的书店里,长妈妈大着嗓门涨红着脸向店主“讨书”时的情形,一番嘲讽后来,最后丢出一本书。在众人鄙夷的眼光中,缓缓拿起书走出书店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