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八讲 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调整
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加快结构调整提高创新力和竞争力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一、“次贷”引发金融危机
“次贷”利率通常比优惠级贷款高,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的业务,但由于借款第八讲 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调整
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加快结构调整提高创新力和竞争力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一、“次贷”引发金融危机
“次贷”利率通常比优惠级贷款高,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的业务,但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要求低,放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大。不过,放贷机构先不考虑客户的还款能力,而是以贷款人所购房屋作抵押,并假设房价会不断上涨。结果,在房市火爆时,房主和银行皆大欢喜。在房市滑坡时,银行为保证收入而提高利率,房主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无力还款。
二、欧债阴影徘徊不去
2009年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久拖不决,整个世界经济、金融市场、股市仍处在欧债危机的阴影之中。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而欧盟是受打击最重的地区。2010年,%。
欧洲国家之所以出现大量国债并演变成危机,与它们的发展模式有很大关系。二战以来,西方普遍实行高福利政策,养成高福利习惯,并且胃口越吊越高。为了选举的需要,个党派竞相承诺提高福利的价码,造成了财政上入不敷出,举债度日。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欧美经济萎靡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为刺激经济,还须加大投入,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三、蝴蝶效应殃及全球经济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金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地说,就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
1.网络时代的“地球村”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障碍不断减少,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过程。在全球化的“地球村”时代,各国经济的互相依赖空前加强,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能导致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2.经济全球化下行的新特点
第一
第二
第三
“集体取暖”可能使经济全球化面临更加难以打破的坚冰。
发达国家成为阻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行为体,政治因素成为经济全球化下行的重要动力。
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世界产业格局洗牌,成为经济全球化下行的重要原因。
3.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不明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早已提出,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周期通常经历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循环往复。2008年以来的这次危机被普遍称作“大衰退”,但并没有滑入“萧条”阶段。实际上,从2009年开始,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带动下,世界经济总体上有所复苏。其中,有的国家呈V字形反转,有的国家呈U字形反转,有的呈W形或双W形反转。但由于欧债危机久拖不决,世界经济的前景仍不明朗。据IMF估计,%%,%。同时,危机进一步扩散到政治社会层面。美国上百个城市发生了“占领华尔街”运动,葡萄牙、希腊等国也发生数十万民众上街事件,甚至出现暴力冲突。有人认为,欧美在经历“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后,正进入社会危机阶段。
四、世界经济艰难求索
1
2
3
欧元区问题持续威胁世界经济。目前,欧债危机仍是全球经济面临的最显著威胁。
美国经济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
新兴经济体当前的困境,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国家经济疲软的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国内经济结构改革的停滞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二节 加快结构调整提高创新力和竞争力
一、加快结构调整,更加关注民生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呈现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对投资和出口的高度依赖。
二是过度依靠资源和要素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等问题非常突出。这两大特征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平衡、增长质量不高等全局性问题。
1.旧的方式难续
“十二五”规划及时提出了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一要形成工业与服务业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拉动增长的格局;
二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增长动力的实质变革;
三要以推进节能减排为抓手,促进传统产业的调整升级;
四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为重点,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城镇综合能力,推进区域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五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根本出路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