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
内容安排
现行税法
税务会计
税务筹划
本课主要参考书
盖地 编著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第六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梁云风 ,西蒙与舒斯特国际出版公司 ,标与任务
税务会计具体目标:依法纳税(是税务会计的首要目标);提供会计信息,有助于税务决策;有助于进行纳税筹划。
税务会计的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按照国家的税法规定,正确核算所发生的涉税业务,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另一方面是在国家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努力节税,寻求企业税收利益。
税务会计目标
依法纳税,认真履行纳税人义务
正确进行税务会计处理,协调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合理选择纳税方案,有效进行税务筹划
税务会计前提
纳税主体 持续经营 货币时间价值 纳税年度
年度会计核算:税制是建立在年度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某一特定业务的基础上。
纳税针对某一特定纳税期间发生的全部事件的净结果,而不考虑当期事件在后续年度中的可能结果,后续事件将在其发生的年度内考虑。
税务会计的一般原则
修正的应计制原则: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实现制度。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是,纳税考虑支付能力原则;确定性原则,使得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实现具有确定性;保护政府财政税收收入。
与财务会计日常核算方法基本一致原则
划分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的原则(实现时间区别)
配比性原则
可预知性原则
税务会计特点
法定性
纳税主体的广泛性
会计处理的统一性
相对独立性:税务会计要根据税法的要求重新计算调整,即使事后发现财务会计记录有不符合税法要求的项目,也要进行纳税调整。
税务会计的对象
税务会计对象是指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企业中凡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涉税事项,即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退补和罚没等经济活动的货币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税基础和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有流转额、收益额、所得额、财产额等);税款的计算与核算;税款的缴纳、退补与减免;税收滞纳金和罚款、罚金。
3 税务筹划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依据现行税法,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对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进行旨在减轻税负的谋划和对策。在纳税人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中,税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数额多少直接影响纳税人的实际经济效益。科学地分析和总结税收筹划理论、方式方法、手段和技巧对纳税人是十分必要的。
引导:纳税筹划的概念
荷兰:税务筹划是指通过纳税人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实现缴纳最低的税收。
印度: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安排,充分利用税务法规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享得最大的税收利益。
美国:挖掘现行税法中的理论漏洞并设计自己的交易行为以利用这些漏洞的过程。
名言:
纳税人处于尽可能将税负降低到最低的目的而安排自己的活动并无不当。所有纳税人都有权这样做,无论贫富,没有人应该承担多余法律要求的社会义务;税收是强制缴纳的,而不是自愿捐献。以道德名义要求缴纳更多的税收,不过是奢谈空论而已。
区分纳税筹划、税务筹划:主体区别
征管方只能依法征税、依法治税。
纳税筹划的基本理念是精心安排企业的财务活动,最大限度的避免税法的影响。
目标一:降低企业整体税负
目标二:延迟纳税、降低资金成本
目标三:降低企业纳税风险
税务筹划的目标
筹划方案应在哪些平台上设计?
纳税筹划的四大平台
平台二:合法节税
平台三:税负转嫁
平台四:规避风险
平台一:合理避税
筹划方案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事前性原则
风险可控原则
全局性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
合法、合理性原则
筹划方案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
整体税负的合理性
依据的税收法规
企业长远发展目标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企业自身业务特点
企业架构业务流程
纳税筹划的九大方法
利用企业性质进行纳税筹划
1
2
业务拆分
3
改变供应链
4
5
改变交易方式、地点
改变经营方式
纳税筹划的九大方法
重组、合并与分立
6
7
利用税收政策
8
转移价格、利润转移
税务筹划的三个意识
超前意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法律意识:税务筹划不能突破法律界线
风险意识:收益风险平衡和全程、全员实施
评价税务筹划效果
法律法规上可通
实际操作上可行
筹划效果上可计
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
纳税筹划的分类
按主体分类:自己还是顾问
筹划期限:短期、长期
区域分类:国内和国际
纳税筹划的意义
最令人气愤的是要比自己的邻居多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