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蒙古族音乐对元散曲的影响.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蒙古族音乐对元散曲的影响.doc

上传人:wz_198619 2014/1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蒙古族音乐对元散曲的影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蒙古族音乐对元散曲的影响
蒙古族音乐对元散曲的影响
散曲是随着蒙古族统治者入主中原而兴起的汉文新体诗。这种文学体裁的产生深受蒙古族音乐的影响,它以韵文配合音乐的旋律歌唱,通俗灵活的语言,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元代的主流文学,被称为中国诗歌史的第三个高峰。
首先,蒙古族音乐对元散曲的产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元代,随着蒙古铁骑大举南下,蒙古族刚健清新的民族音乐也被带到了中原,散曲汲取“胡夷之曲”的养分,破土而出,光彩夺目。它的产生,依赖于诗乐一体的变革和演进。诗乐合璧,相得益彰,形成完美的艺术整体。徐渭在《南词叙录》中提到:“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之弦管,南人亦遂尚北,上下风靡。”“北曲”即散曲,所谓“民间之日用”,其实是形成了一种适合大众的新的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排斥宋词,遂作新词且很快流行起来。这段文字指出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在散曲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当时少数民族当以马背上的蒙古族为主体民族,这样蒙古族音乐流入中原,遂为民间日用。
在人类艺术的轨迹中,诗乐是浑然一体的,它们处于共生状态。据《毛诗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文学与音乐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发生变化,必然带动另一方面的变化,散曲的创作是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的,音乐借散曲使真切自然的情感得以流露,散曲借拨动心弦的音乐增强了审美张力。这样带有自由、奔放的蒙古族民族文化特质的乐曲对南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蒙古族音乐得以迅速传播,这也为散曲的兴盛起到推动作用。大量朗朗上口的元曲的出现,适合广大民众的审美趣味,扩大了听众的范围,并很快如流行歌曲一般被推崇。
其次,蒙古族音乐影响了散曲的风格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审美观念主要体现在观赏性和愉悦性上,蒙古族音乐承载着独特的审美情感,坚忍乐观、直率爽朗的民族精神和唯真实为美的审美价值取向。蒙古族是一个豁达开朗的民族,他们酷爱音乐,草原的宽广赋予了这个民族豪爽的情怀,受这种性格影响的蒙古族音乐审美趣味渐渐形成了一种风格,这种独特风格直接影响了散曲。钟嗣成在《录鬼簿序》中提到:“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称散曲为风味独特的“蛤蜊”。
生活在辽阔的漠北草原蒙古族,其民族音乐和中原本土音乐在融合中产生了新乐曲系统。蒙古族的音乐吸收了北方诸多民族的音乐发展而来,其乐器有筝,琵琶,胡琴,火不思等,乐曲有大曲18种,小曲12种。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里说:“北曲黄钟宫之‘者剌古’,双调之‘阿纳忽’、‘古都白’、‘唐兀歹’、‘阿忽令’,越调之‘拙鲁速’,商调之‘浪来里’,皆非中原之语,亦当为女真或蒙古之曲也。”这种新兴乐曲及使用的乐器与前有所不同,音调节奏也呈现较大差异,势必创造新词以适应音乐的变化,如陶宗仪在其《南村辍耕录》里列举了“蒙古摇落四”、“起土苦里”等曲名,看出是蒙古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乐曲。这些乐曲能反映时代精神和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与喜爱的。
蒙古族的乐器和乐调进入中原大地,当时人们的审美视野带来冲击,他们的音乐特有的文化气质,给散曲带来了感情直露的特征,这种特殊的时代审美风尚,艺术上摆脱传统诗词的理性束缚,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