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经济博弈论.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济博弈论.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 2022/6/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济博弈论.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纳什均衡的概念。
对于任一个博弈游戏来讲,一定存在这么一组策略,使得其对于任一个局中人而言都是最好的,如果其它的所有局中人不改变他们的策略的话。
2、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的区别。形成合作博弈的两个条件:
(1)对联盟来说,整体收益要大于其他市场机会下能获得的最大期望收益(该收益可称为保留效用)。
激励相容原则是指: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经济人都会有自利的一面,其个人行为会按自利的规则行为行动;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企业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
8、了解智猪博弈中制度设计改变博弈结果的原理。
"小猪躺着大猪跑"是由于游戏规则所致。"智猪博弈"故事给了竞争中的弱者(小猪)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但是对于社会而言,因为小猪未能参与竞争,小猪搭便车时的社会资源配置的并不是最佳状态。规则的核心指标是:每次落下的事物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如果改变一下游戏规则,结果会怎样?试试看。
改变方案一:减量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了。小猪去踩,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大猪去踩,小猪将也会把食物吃完。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嫁衣裳,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如果目的是想让两只猪去踩踏板,这个制度的设计显然是非常失败的。
改变方案二:增量方案。投食为原来的一倍。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会去踩踏板。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小猪和大猪相当于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对于制度设计者来说,这个制度的成本提高了一倍。在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就可以得到所需食物的情况下,两只猪自然都不会有多少动机去增加踩踏板的数量。这个制度的设计明显激励作用不足。
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但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结果呢,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
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的设计者是不愿看见有人搭便车的,政府如此,公司的老板也是如此。而能否完全杜绝"搭便车"现象,就要看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设置是否合适了。智猪博弈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制度和流程的重要性,以及不好的规则对公司带来的影响。这就要求规则的设计者应清楚、慎重地考虑规则制定的前瞻性、适应性和高效性。
同样的,企业在构建战略性激励体系过程中,也需要从目标出发,设计相应的合理方案。
首先,根据不同激励方式的特点,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准确定位激励方案的目标和应起到的作用;
其次,根据激励方案的目标和应起到的作用,选择相关激励方式,并明确激励的对象范围和激励力度。
扩而大之,从整个社会来讲,自身需求大的群体,比如现在媒体经常提及的弱势群体,他们往往才是社会生产力推动的主力。
换句话说,要迅速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就需要有一个自身具有很大消费需求的群体,并且需要给他们一定程度的奖励。第三种改变方案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方案中降低了取食的成本,在现实中,也可以等同于增加了对取食者的奖励。
10、举出现实生活中一个重复博弈与一次性博弈效率不同的例子。
火车站和机场餐饮业的服务的顾客往往是一次性的,回头客和常客也比较少,价格高,质量差,一次性博弈。效率也比较低。商业区和居民区的餐饮业和商业服务业,回头客和常客比较多,比较注重信誉,质优、价廉,重复博弈。效率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