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8—1
酸碱中和滴定
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⑴实质:H++OH-=H2O
酸、碱有强弱之分,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不变。
例:HCl+NaOH=NaCl+H2O
CH3COOH+NaOH=CH3COONa+H2O
H2S,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8.滴定曲线及应用
(1)沉淀滴定法
①概念:沉淀滴定法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测量分析的方法。生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符合条件的却很少,实际上应用最多的是银量法,即利用Ag+与卤素离子的反应来测定Cl-、Br-、I-浓度。
②原理: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与被滴定物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剂与指示剂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否则不能用这种指示剂。如用AgNO3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的含量时常以CrO为指示剂,这是因为AgCl比Ag2CrO4更难溶的缘故。
(2)氧化还原滴定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或者间接滴定一些本身并没有氧化性或还原性,但能与某些氧化剂或还原剂起反应的物质。氧化滴定剂有高锰酸钾溶液、重铬酸钾溶液、碘水溶液等;还原滴定剂有亚铁盐溶液、抗坏血酸水溶液(即维生素C)等。
(3)双指示剂法
双指示剂法是用于确定可能含有NaOH、Na2CO3、NaHCO3的混合物的成分及物质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
指示剂:酚酞、甲基橙。
原理:OH﹣+H﹢=H2O CO32﹣+H=HCO3﹣ HCO﹣+H﹢ =CO2 + H2O
用酚酞指示剂,当溶液由红色恰好褪为无色时,NaOH完全被滴定,Na2CO3变成NaHCO3,NaHCO3未发生变化;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时,NaOH完全被滴定,Na2CO3、NaHCO3均
8—4
完全被滴定变为H2CO3。依据先用酚酞,再用甲基橙这两步实验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关系确定原溶液的成分并计算各成分的含量。或将试液分为两份,一份用酚酞作指示剂,一份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分别进行滴定,依据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关系,确定原溶液的成分并计算各成分的含量。
例:有一种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现
【例1】(2013天津,4)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名师指点】中学化学的试纸中,只有pH不能用水湿润。玻璃仪器读数时,视线要平视。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溶液体积偏小。
【解析】A.湿润的pH值试纸相当于稀释碱液,pH偏小,A正确;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结合c=判断知,c应偏大,B错;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气体占据液体应占有的体积,所测体积偏小,C正确;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导致热量损失过大,D正确。
答案B.
【方法积累】掌握滴定的误差分析即可。
【例2】(2011·安徽理综,6分)室温下, mol·L-1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