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3
气相色谱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计算色谱峰的分享度
2、掌握根据纯物质的保留值进行定性分析
3、掌握用归一化法定量测定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
4、学习气相色谱信的使用方法
二、方法原理
1、柱效能的1/3
气相色谱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计算色谱峰的分享度
2、掌握根据纯物质的保留值进行定性分析
3、掌握用归一化法定量测定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
4、学习气相色谱信的使用方法
二、方法原理
1、柱效能的测定:色谱柱的分享效能,主要由柱效和分离度来衡量。柱效率是以样品中验证分离组分的保留值用峰宽来计算的理论塔板数或塔板高度表示的。
理论塔板数:
U一tn=
=16tR
〔Wb
3/3
理论塔板高度:H=-
n
式中为保留值(S或mm):W「为半峰宽(S或mm):W为峰底宽(S或mm):L为R1'2b
柱长(cm)。
理论塔板数越大或塔板高度越小,说明柱效率越好。但柱效率只反应了色谱对某一组分的柱效能,不能反映相邻组分的分离度,因此,还需计算最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
分离度是指色谱柱对样品中相邻两组分的分离程度,对一个混合试样成功的分离,是气相色谱法完成定性及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分离度R的计算方法是:
3/3
t—t
R=R2R1
W+W
12(1)12(2)
卡Q2(t—t)
或R=R2R1-
W+W
b1B2
3/3
分离度数值越大,两组分分开程度越大,,可以认为两组分完全分开。
2、样品的定性:
用纯物质的保留值对照定性。在一个确定的色谱条件下,每一个物质都有一个确定的保留值,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未知物的保留值和已知物的保留值相同时,就可以认为未知物即是用于对照的已知纯物质。但是,有不少物质在同一条件下可能有非常相近的而不容易察觉差异的保留值,所以,当样品组分未知时,仅用纯物质的保留值与样品的组分的保留值对照定性是困难的。这种情况,需用两根不同的极性的柱子或两种以上不同极性固定液配成的柱子,对于一些组成基本上可以估计的样品,那么准备这样一些纯物质,在同样的色谱条件下,以纯物质的保留时间对照,用来判断其色谱峰属于什么组分是一种简单而行方便的定性方法。
用标准加入法来定性。首先用未知的混合样品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采集混合物样品的色谱峰,然后取一定量的混合物样品中加入怀疑有的物质的纯物质,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采集加入某纯物质的色谱峰,用两个色谱图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两个色谱图上某一个峰的保留值相同,但加了某纯物质的色谱图上的色谱峰的峰高增加、峰面积增大,那么此峰即为某纯物质。
3、样品的定量
3/3
1、校正因子的测量:色谱宣分析中。几乎都要用到校正因子。校正因子有绝对校正因子和相对校正因子。
绝对校正因子f是指i物质进校量m与它的峰面积A或峰高h之比:
iiii
f_m或f_m
J—4或J—4
iAih
ii
只有在仪器条件和操作条件严格恒定的情况下,一种物质的绝对校正因子才是稳定值,
才有意义。同时,要准确测定绝对校正因子,还要求有纯物质,并能准确知道进样量m,
i
所以它的应用受到限制。
相对校正因子是指i物质的绝对校正因子与作为基准的s物质的绝对校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