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滕王阁序》读后感想读书笔记
《滕王阁序》读后感想读书笔记
程双
我们都会对天才(神童)刮目相看,更会对他们的文章或作品产生兴趣。王勃,年少有为,初唐
四杰之一,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在这里,不得志得意满之时急转直下。
就比如他在文章中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借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果不能永久的拥有,
留恋之情顿生,由个人际遇引发到人生、宇宙的思考,将自己比作屈原贾谊,表“圣主”“明时”的
不满。
后来他还提到了冯唐和李广。终老始见功名的冯唐,逃避海曲的梁鸿,但最终王勃巧妙地峰回路
转“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来表达自己仍抱积极精神,希望有所作
为。
处卑位而思有为的心胸,引来许多文人的共鸣。韩愈曾提过“壮其文辞”“读之可以忘忧”。失意
悲哀是对时代的批判,但是王勃积极壮怀,有入世的乐观精神。
最后来说说《滕王阁序》的文体,属骈体文,但骈体文却在王勃的笔下有了新的创新,他以骈体
文的基础又对文章有了新的感受和认识,自然流露,迸发出真实心声,字句绚丽!以骈体文之精彩,
抒词彩之绚烂!
一个才华横溢而又有充满着豪情大志的诗人,因为现实社会的环境和遭遇,终其一生也不能施展
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一生而积极进取,却往往收获在郁郁不平的季节。
尽管诗人的炽热情怀和穷且益坚的执着令人钦敬,但也不难看出诗人要表现的,也更为强烈的却
是他的才华施展。可惜是人生无常、命运多舛,或许正是由于诗人常概叹于自己的才华超群而怀才不
遇,才使得他屡次遭受打击,唯以滕王阁序的怨艾嗟叹,借以“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
而弥坚”的言志寄托。
滕王阁序读后感
《滕王阁序》是初唐才子王勃骈文(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的代表作。说起王勃,
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来比喻他,不算过分。出身书香世家,七岁即善作文,人称“神童”;九岁
读《汉书》,就能指出注文中的错误;十四岁中举人……当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明人辑有《王子安集》(王勃字子安)。其中的这《滕王阁序》堪称千古名篇。
《序》不是说写就能写的。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缘于他自身的文学造诣就很高,更重要一点
因为他是“书圣”。所以当时汇集兰亭的名流:谢安(指挥过淝水之战,文武双全外加围棋高手),孙
绰(文学家),支遁(佛学家)等都推崇他来作序(不光留下美文,还可留下墨宝)。滕王阁是唐高祖
之子李元婴在贞观十三年受封滕王后所建,非比寻常。与会名流姘集。要知道“初唐四杰”在当时的
社会地位是比较低下的,让王勃作序,他的才华可见一斑。
拿我们现在的话来讲,这是篇命题作文,而且容不得多加考虑,要即席迅速完成(写序只是个开
头,按照当时文人一惯的玩法,后面还有很多人等着写诗呢)。说实在的,滕王阁——这样的命题不
乏空洞,不象议论时要或抒发情怀等可以有一定的深度。作者却从描绘滕王阁周围景物及宴会的豪华
场面着手,通过“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
数”等句的承前启后,由景生情,在后半篇巧妙的熔入了自己的羁旅之情和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与
感叹,使通篇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