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卷试题库.docx

格式:docx   大小:91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卷试题库.docx

上传人:大笑大甜 2022/6/11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卷试题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卷试题库
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卷试题库
2 / 362
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卷试题库
一、判断题〔 256道题〕
违反规定超能力、超负荷、超定员赶工期、抢进度组织生产及工程建设应追究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业务分管负责人的操作程序
每两年至少分析一次,每个员工
每两年至少参与一次工作循环分析。

〔每年,每年〕
31
动火前气体检测时间距动火时间不应超过
1小时。错〔30分钟〕
所有必改项已经整改完成及所有待改项已经落实监控措施和整改方案后,方可批准实施启动。对
特种设备平安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各项平安管理制度,保证特种设备平安。对
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污染者依法负责的原那么。对
临时用电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能超过15天,用电时间超过15天应重新办理临时用电许可。对
36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万元以上 1亿元
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错〔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职业病具有不可治疗或难治疗的特点。对
38
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
5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错〔7日〕
39
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调换工种,劳动者
无权拒绝。错〔有权〕
40
我国禁止危险废物经我国境内过境转移。对
41
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的间隔不小于
10m,且乙炔气瓶严禁卧放,二者与动火作业地
点距离不得小于5m,并不准在烈日下暴晒。
错〔5m,10m〕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平安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平安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对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对
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对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对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工程〔以下统称建设工程〕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
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
当对建设工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
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
病防护措施。对
47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对
48
平安观察与沟通以六步法为根底,包括:
观察、制止、讨论、沟通、启发、谩骂
。错〔观察、表扬、讨论、
沟通、启发、感谢〕
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卷试题库
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卷试题库
3 / 363
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卷试题库
49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照明应使用平安电压不大于
24V的平安行灯。金属设备内和特别潮湿作业场所作业,其
平安行灯电压应为12V且绝缘性能良好。对
50
油田公司落实监督责任,建立
HSE专职监督、直线〔专业〕监督和属地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对
51
较大事故及以下事故,在事故发生后
24小时之内由事故发生单位向平安环保处报告;重大及以上事故,在
事故发生后120分钟之内由事故发生单位向平安环保处报告。
错〔1小时,30分钟〕
52
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订立合同时,劳动者
无权知道干的是什么工种,接触的是什么危害因素。
错〔有〕
53
建设工程平安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应当对平安设施
完好负责。错〔设计〕
5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特种设备平安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关工作。错〔特种设备平安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
56依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日是每年 6月1日。错〔5〕
57
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对
58公司所有员工应定期进行 HSE再培训。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持证上岗的员工,遵照有关要求执行。生产经营
单位HSE管理人员:首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16学